第214章(第3/3页)

瓷器的蓝,不同于其它颜色的蓝,而上等名瓷的蓝,更是和寻常不同,哪怕是快速地扫过一眼,依然能感觉到。

初挽便仔细看过去,那是一处杂货摊子,林林总总摆了许多家用旧物件,杯盏盘子,家用的钟表瓷狗瓷娃娃等,而那抹蓝色就隐在那些杂物中。

初挽状若无意地蹲下来,先随口问了一件旧木碗的价格,对方报价一百日元,也就是大概十块钱人民币,初挽便嫌贵,之后随意翻看着别的物件。

当那些杂物被挪开后,她看到了那只大碗。

初挽看到的那一刻,呼吸有一瞬间的凝固。

那是一件八寸的霁蓝釉大碗,整体呈现深浓幽青色,蓝中又隐隐泛着一些紫,碗外是描金游龙暗纹,那龙造型矫健,似乎盘旋于云海之中,于蓝釉浑然一体。

要知道,霁蓝碗在明代是皇室祭祀瓷,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和山河祖先,都有严格的规制,而明朝祭祀月神时,皇帝必须穿蓝色祭袍,用蓝釉瓷器,所以这个霁蓝又叫祭蓝。

眼下这只碗,正是明朝宣德年间所谓釉色蓝如深海的上品霁蓝釉,蓝到了纯粹,蓝到了毫无杂质。

初挽上辈子阅宝无数,却只见过一次和这个品相相似的霁蓝釉,那件霁蓝釉是一个碟子,比眼前这个小,即便如此,在1997年香港的拍卖会上,都拍到了一亿两千万港币。

而此时,这么一只碗,正安静地躺在杂货摊上,和那些最近几十年的破旧工艺品挨挨挤挤在一起,黯淡沉默,甚至碗心里还残留着被脏物浸泡过久后留下的污渍。

初挽便不着痕迹地拿起来,翻看了看底款,果然是宣德年的。

只是不知道这么一只皇家御碗,是怎么流落到日本人手中,又被当做旧物出现在这破败的旧摊上。

她便用日语和对方聊了聊,先问了别的,又随口问了问这件。

对方便随口说起来,说是她丈夫年轻时候去过中国,从那里买来的。

她看上去六十多岁,她丈夫年轻时候大概是什么年份,其实可以想出来。

初挽淡淡地“哦”了声,便问起价格,对方要价四百日元,也就是大概三十多人民币。

初挽没还价,连同其它一只碟子都要了,一共花了五十块人民币。

买了后,她请对方包起来,之后状若无意地继续逛,等逛远了,才将另外一只碟子随手扔垃圾桶了。

那是现代普通家用的,不值钱,而这个霁蓝釉碗,她重新仔细包好,放在包中,之后便过去下榻的酒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