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3/4页)

让初挽意外的是,聂南圭打算过去美国,说是要去投奔他大伯。

初挽一听这话,马上看他一眼。

聂南圭感觉到了,挑眉道:“你可别多想,我根本没我三伯的消息。”

聂南圭大伯解放前去了美国,二伯留在国内现在在博物馆工作,三伯就是聂玉书当年失踪于花旗银行案,他一提去美国投奔他大伯,初挽难免多想。

聂南圭淡声解释道:“我大伯一直在华盛顿经营着古玩店,现在做得还不错,有大概七八家分店,他现在年纪大了,忙不过来,底下儿女也不做这一行,他想让我过去帮衬着。”

初挽听这话,心里一动,突然明白了。

她上辈子和聂南圭接触已经是比较后来了,那个时候他总是戴着口罩眼镜,据说脸上有些毁容。

她并不知道底细,但是好像和美国的一些经历有关系。

如今聂南圭去美国,可能就是他上辈子毁容的缘由?

初挽想了想:“你很想去吗?”

聂南圭:“也不是非去不可,不过我大伯父很希望我过去,我自己,反正多少也想出去走动下,见识下。”

初挽:“那也行。”

她犹豫了下,还是道:“聂南圭,出门在外,美国到底和中国不一样,那边可是人人都可以持枪的,我们做古玩生意,又是招惹是非的买卖,你自己小心些。”

聂南圭听了,微怔,看向初挽,笑了:“你怎么突然关心起我来了?这都不像你了。”

初挽:“这不是我去了一趟美国,觉得出门在外不容易嘛,那边移民国家,形势挺复杂的,人也到处流窜,和我们国内可不是一回事。”

聂南圭默了下,点头:“我知道,我会小心。”

初挽:“我爱人有个朋友,在外交部,好像现在就正好在那边,我找找对方的联系方式,你可以留一下,有什么事,找我们国家的大使馆。”

聂南圭笑了:“好。”

初挽和陆守俨朋友联系了下,对方也很关心,说现在中国出国的留学生和打工的很多,安全方面确实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大使馆,他们肯定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初挽见对方温和友善,自然感激,又和聂南圭联系了,这才罢了。

其实还是有些担心聂南圭,不过依她和聂南圭的交情,现在她做的事已经交浅言深了。再说他出事的具体情况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只能希望他自己多加保重了。

而这个时候,初挽安排的铲子刘四匆忙过来,初挽以为挖出来碎片了,谁知道他来了后,说平安大街那块还没动土呢,得且等等。

不过那刘四却是神秘兮兮地说:“有个东西,看你要不要,你给扫一眼。”

初挽:“什么?”

刘四:“我看着,说是解放前宫里头出来的,我看不太准,但我觉得那东西不一般。”

当下刘四大致讲了讲,听着那意思,是老北京大杂院里一户人家,家里以前有个老爷爷在宫里头当差,那时候清朝不行了,太监也都拼命往手里拨拉东西,他太爷爷也没亏着自己,倒腾了几件东西出来。

后来民国政府时候,日子过得不行,倒腾的那几样东西就陆续变卖了,什么都没落着。

“本来这家没东西,可那天我看,他们家窗户前头挂着一张旧席子,倒是有些意思,我问了问,说是他太爷爷提起,当时他那宫里头的太监爷爷往外倒腾东西,就是用那张席子包着,也不知道哪儿来的。”

“我想着,既然是宫里头的东西,总归不赖,你要是要,我给你想法弄过来。”

初挽听着,道:“总得先过过眼,看看物件是什么情况。”

刘四:“那敢情好,咱挑个时候,过去看看?”

初挽:“好,我就扫一眼,如果觉得可以,你帮我拿下来。”

刘四一口答应:“那是自然!”

要说多认识几个喝街的,以及那扫地皮的铲子,就是有这个好处,事业慢慢做大了,自己去和人接洽谈价格总归不好谈了,也不好出面。

这个时候,遇到合适的,就让他们去收,初挽给的抽头一般比行内老规矩更高一点。为了那抽头,他们也都一个比一个卖力,可比自己去跑着收强多了。

当下初挽不愿意耽误,跟着刘四过去了大杂院,看了看货。

一看之下,却是诧异。

这凉席背面是枣红色旧绫缎,边沿包了素色缎边,整个席面柔软细密,纹理均匀,颜色略泛白,透着莹润的光泽。

她摸了摸,席面柔软,且很薄,薄如竹篦。

初挽意外不已,她过来并没抱着很大期望,只是不想漏掉什么,但是没想到竟然碰到这么一个好物件。

这竟然是一件象牙席。

象牙席古来有之,《西京杂记》中提到有汉武帝以象牙簟赐李夫人,所谓的象牙簟就是象牙席了,此物便是在封建时代的皇宫中,也是珍贵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