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2/4页)

初挽笑看着刀鹤兮。

对于刀鹤兮这点,她实在是欣赏,他总是喜欢来点出其不意的。

她想了想,道:“那你觉得,哪个品种更好?”

刀鹤兮:“釉里红,可以吗?”

初挽略沉吟了下。

刀鹤兮:“他们一定以为,我们要把鹦哥绿卖给他们,现在,我们把这件事放下,高高地吊起他们的胃口,之后,出其不意地卖出釉里红,如果我们的釉里红依然能够惊才绝艳,让全场一亮,那我们的生意销路就已经打开了。”

事实上,打开了香港的古玩市场,也就成功了一半。

进军西方,打通欧美的渠道,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

初挽:“釉里红的话,现在不见得能烧造好,不过我们眼前倒是有个机会。”

刀鹤兮:“什么机会?”

初挽:“暂时先不提了,等我看看情况,如果能够顺利,你可以等着我的惊喜。”

刀鹤兮看了她很深一眼,之后道:“我现在觉得你之前说得很有道理。”

初挽:“什么?”

刀鹤兮道:“在这个世上,你可以找到无数的我,我却只能找到一个你。”

初挽:“倒也不是。”

她看着刀鹤兮,笑道:“我也只能找到一个你。”

刀鹤兮黑眸中便慢慢溢出一丝笑意:“我们这算是互相吹捧吗?”

初挽抿唇笑了:“就当是吧。”

刀鹤兮:“走,我们去看看瓷器展品,你可能更有兴趣。”

当下两个人往前走,便看到了明天即将开拍的瓷器。

初挽大致看了看,清乾隆的精品官釉贯耳瓶一对起拍价大概是五万港币,不过按照她所看到的往年拍卖行情,估计能拍到上百万港币。

明朝永乐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起拍价是三十万港币,这个如果走得好,估计能到二百万了。

而这些如果是在大陆,在现在文物管制的价格体系下,这些物件收购价也不过是几十块,顶天了上百块,卖的话,能上万就算是好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文物走私是如此疯狂,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足以让人想钱想疯了。

她也大致算了下自己手头现在积攒的一些器件,一旦放开,如果拿到香港拍卖,她几乎可以瞬间跻身顶级富豪行列了。

当然了,现在时候还早,她还有时间,可以趁机多收更多珍稀物件。

香港走一遭,会发现这里的有钱人是如何享受生活,回过头来看大陆人的穿着和生活,便生出一种相差了几十年的落后感。

人心就很容易被这种穷奢极欲的享受所打动,从而变得浮躁起来。

初挽明白,香港世界的锦绣繁华,于她来说,都是过眼云烟,华美的首饰和摩登的衣裙,是这个世道最为肤浅的一层。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守住本心,只有守住本心,才能走得更长远,才不会轻易坠落于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

这么随意看着,初挽也看到了楚先生的那件明填红釉三鱼高足杯,原本几万港币的起拍价,现在已经到了三十万港币。

刀鹤兮看着那高足杯,道:“因为明报月刊,也因为你,这件高足杯很受关注,估计至少上两百万港币了。”

初挽点头,楚先生对她感激得简直五体投地,恨不得要给她分钱的样子。据说现在他见人就说,瓷语的初挽小姐眼力如何好,是怎么帮他力挽狂澜的。

刀鹤兮:“我突然好奇起来。”

初挽:“怎么了?”

刀鹤兮:“那次宝香斋的文物交流会,你一共拿到了三样物件,一件康熙粉彩,你转眼从我这里赚了十几万,另外两件,是一件仿铜卧牛,一件玉器吧,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初挽听着,大致给他讲了讲。

刀鹤兮:“我就说,能让你出手的,必然不是凡品,这仿铜卧牛也算是国宝了。”

初挽:“假以时日,必炙手可热。”

刀鹤兮目光扫过这场上,淡声道:“我感觉你收的好东西,能直接开一个博物馆了。”

初挽:“哪里,差远了。”

这么说着继续往前走,便到了杂项区,刚一走近了,便见到不少人在围观一个物件。

初挽便也看过去,结果一看之下,便意识到不对了。

那是一件四十二臂铜质观世音菩萨像,脸面颈部都是贴了金面,这菩萨像足足有十一面,每一面都朝向正前方,四十二只手臂,或者胸前合十,或者手持莲花,或者向外结期剋印,姿势各异,纷繁叠加。

要知道,三头六臂常见,但是十一面四十二臂却是罕见,更何况这佛像纤巧精美,衣摺栩栩如生。

这佛像实在是太罕见了,以至于初挽一眼就认出,这分明就是国内承德博物馆的藏品。

要知道,因承德避暑山庄本是热河行宫,说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之处,所以承德博物馆里颇收藏了一些清朝皇室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