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4页)

其实陆守俨单位食堂的饭菜确实不错,刚开始觉得又便宜又好吃,但是吃多了后,发现总是那个味儿,也有点烦了。

至于学校食堂,更是感觉没滋味。

当下干脆就在胡慧云家吃饭,热腾腾的饺子蘸着醋,吃得初挽满口香。

她想起之前陆老爷子说的话,这饺子没咱家舍得放油放肉,也没外面来得花哨,但味道就是地道。

吃着饭时,胡慧云妈问起来她的情况,初挽也就大致讲了讲,说起爱人去外地。

胡慧云妈听得叹息:“虽然说男人前途重要,可是也不能总在外面,你说你一个人过,这还叫过日子吗?你年纪小,身边没人,就自己过,这有什么意思!”

旁边胡慧云刚吃了口芥末堆,呛得她鼻子发红眼睛流泪。

她缓了口才道:“妈,你不用操心挽挽,挽挽那爱人,厉害着呢,给挽挽住机关大院,人家那里头吃喝不愁!”

胡慧云妈:“这倒也是!”

胡慧云现在找了一个对象,条件还不错,正谈着,眼看就要结婚了。

胡慧云妈和初挽商量过,说起那画的事,初挽的意思是留着,暂时他们就先没卖。

不过初挽当然也明白,世上的事不好说。

八十年代就开始囤着古玩的人,有几个能一直留手上的?老百姓觉得翻三四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很容易见到钱就先落袋为安,能撑住的还是少数。

以后胡家这画,也是看机缘了,只能说,总归比上辈子强很多。

吃过饭后,胡慧云想留她住下,不过初挽到底想着先回家。

她今天跑了一天,有些累,想回到自己家里,躺在那里,舒舒服服睡一觉。

明天又是周日,也许可以埋头睡到日上三竿,到时候爬起来去食堂吃顿饭。

或者干脆过去老宅,去老爷子那里。

她这么走着,看到电车站旁有一个电话亭,公用电话亭,是插卡的,也是最近新安装的。

她恰好带着电话卡,看到这电话亭,便犹豫了下,走过去。

谁知道刚要打,就见一个穿着阔腿裤的小青年过来,上前一步占住了电话亭。

初挽见此,也就罢了,上了电车。

她想着,这时候他或者回去宿舍了,或者正忙着,肯定没功夫。

这个时候的电车人不算太多,初挽坐上去有座位,她坐在电车上,看着窗外,1985年的北京,窗外已经有楼房在建造,远处立交桥的霓虹灯闪烁,这座古朴的城市正在试探着向现代化迈出脚步。

而她,就是要这座城市里绝大部分人还没睡醒的时候,率先行动。

这时候到站了,她下了车,背着包往家走,边走边想着接下来的计划。

现在最要紧买一处宅子,买了宅子后,经常过去博古斋,盯紧了,想办法把博古斋那一批货拿下来。

博古斋那一批,其实也有一般的货,她可以挑挑,分分类,把那些品相一般的另做打算,剩下的留着,留上十几年二十年的,那就是她的货底了,底货偶尔拿出来一两件,慢慢卖,显得自己很有些家底。

之后景德镇的柴窑得想办法拿下来,张育新必须拉拢过来,高仿瓷这一块她得早早起步。

从后面看,不但韩国的瓷做得好,日本的高仿也做得非常精妙,还有意大利的瓷器营销策略真是好,人家那是把自己的现代瓷器做到了顶尖儿名牌的位置,那些经验她都可以拿回来用。

她思绪散漫地盘算着,就见机关大院外面又一个电话亭,一个穿着蓝中山装的男人刚刚打过电话,他应该是给自己的家里人打的,挂上电话后,他唇边还残留着笑。

那明显是一个比较严肃并不爱笑的人,不过夜色下,他却笑得温暖。

初挽看着那中山装的笑,心里有一处便莫名被打动了。

她想,那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二十五万块钱在手是什么滋味,但是至少这一刻,他打完电话,在给家人报过平安后,他心里洋溢着的幸福感,并不比手头拥有二十五万块钱来得少。

于是初挽到底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抽出来电话卡,之后过去了电话亭,拨通了陆守俨办公室的电话。

办公室里电话响了七八声,一直没人接,就在她打算挂断的时候,终于还是被接起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沉但是略显疲惫的声音:“喂?”

初挽一听他的声音,便鼻子泛酸,不过她还是忍住了,低声说:“你还加班呢?”

陆守俨顿时听出她的声音:“有一件紧急的事要处理,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了,怎么了,突然这时候给我打电话,出什么事了吗?”

初挽低声说:“也没什么……”

陆守俨:“不高兴?遇到什么事了?“”

初挽便觉得没意思,她心里有很多盘算,并不会轻易对他说出来,他分明关心自己,但很遥远,自己并不能触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