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4页)

初老太爷何等人也,一看这场景,便明白了,他叹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那黄同志见到初老太爷,恭敬地上前握手:“初老先生,我来看你了!”

这时候,初家内外已经围了不少村里人,全都翘头看热闹,大家都知道这些红旗轿车里都是大人物,城里陆家亲戚陪着来的,据说是比陆家亲戚更大的一个官,总之大家新闻里能看到眼熟的官。

众人翘头看着,却见黄同志亲自将“共赴国难名士无双”的锦旗送到了老太爷手中。

大家从旁拼命听着,大概听出来那意思,原来初老太爷当年曾经为八路军新四军捐献了大量资金、医疗器械和药品,解放战争期间,更是捐尽了家财。

这些都是陆老爷子经手的,他自然知道里面种种细节,只是初老太爷在捐尽家财后,便来到这永陵,隐姓埋名,不见外人。

他解放后一直在找,却找不到。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初老太爷执意不肯离开永陵,至于那些荣誉,更是不肯沾染。

甚至连自己儿子的烈士身份,都不想去要什么。

陆老爷子也没办法,他知道老人家心里的凄凉和固执,只能尽自己所能照料着初老太爷。

如今,老太爷说总算放心了,陆老爷子也就趁机旧事重提了,该有的烈士表彰,以及昔日为解放军捐献财物的那些荣耀,全都给翻出来。

村里人听着,都惊叹不已,敢情这初老太爷过去还有这么一出?

这时候,村支书更是跌跌撞撞地跑来,忙要掺和进去。

村里普通老百姓或许不知道,但是他明白,这官太大了,太大了,他平时摸都摸不着的官,县长见了都得哆嗦的大官,今天可算是见了大世面!

初挽安静地陪在一旁,听着黄同志陆老爷子和自己太爷爷说话,说起往常来,太爷爷看到自己儿子烈士的荣誉证书,倒是怔怔看了好半晌。

不过提起他当年捐献的那些财物,倒是并不在意,只是摇头叹道:“微薄之力,这也算不得什么。”

说着这话的时候,十三陵的风自窗前过,吹起他稀疏的几缕白发。

初挽眼睛发热,低下头。

她想着,上辈子,也许到了最后,老太爷终究没放心过,所以陆老爷子也是怀着心事,以至于这件违背了老太爷意愿的事情,他也就没敢提过。

这辈子,老太爷说他总算放心了,陆老爷子也就有了心思,将那些往事翻腾出来。

黄同志坐在房间内,陪着说了好一番话,一直到后来天不早了,才要起身离开。

初挽自然陪着去送,大人物都送走了,老太爷也先进屋休息,村里人全都围上来,问这问那七嘴八舌的,还有问国家奖励多钱,初挽看了看,确实不小一笔钱,大几千块了。

大家咂舌不已,羡慕得很,又有说初老太爷了不得的。

那几个舅舅更是瞪大眼,全都盯着,问起来这钱的事,初挽自然爱答不理的。

陆守俨更是直接一眼扫过去,眼神淡漠锐利。

大家微惊。

陆守俨道:“这是国家奖励的钱,国家奖励到个人的,这个钱,一般人想要,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个胆量。”

他声音轻淡,面无表情,却自有一股无形气势,几个舅舅舅妈都被镇住了,大家面面相觑,赔笑着,没人敢说什么,缩缩脖子都溜了。

人都被陆守俨吓跑了,初挽拿来扫帚,扫扫地上的炮皮以及零碎杂物,陆守俨也从旁帮着收拾。

陆守俨整理着旁边鸡窝上的茅草,侧首问初挽:“算是一个惊喜吗?”

初挽将扫帚放一旁,隔了篱笆墙,笑望着远处的青山:“好像是吧……我都不知道这些事,我太爷爷平时从来不提。”

过去的那些辉煌,只留下四个字,散尽家财。至于散哪儿去了,她不会问,他也绝不会提。

可能这些对于太爷爷来说,也都是伤心事吧。

陆守俨:“我以前也不知道,看来只有老爷子和我大哥知道。”

初挽笑了下,想着陆老爷子对自己太爷爷一直非常敬重,这种超乎寻常的敬重,看来不光是因为太爷爷养过他,也不光是因为太爷爷的儿子为他而死,还因为这些,陆老爷子打心眼里敬服着太爷爷,也感激着他。

因为也只有他,才懂昔年那个名满琉璃厂的初老太爷曾经做过什么。

他为初家所做的一切,不光是为了昔日那些个人的恩情。

陆守俨起身走到了初挽身边,看着远处起伏的十三陵山峦,道:“共赴国难,名士无双,老太爷当之无愧。”

夏日的风自阳翠岭而来,初挽垂眸,低声道:“我太爷爷不愿意声张这些,可能他做这些的时候,也是私心吧。”

做古董这一行,就得盛世,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没有国泰民安,哪来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