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众甫阁(第4/5页)

说是其灵效之一就相当于服用了一盒春容丹,其实只是在座众高人的大致判断。这样的酒席不是量产工业品,所谓的灵效也没有量化的标准。

比如有人可能多吃几口、有人少吃几口、有人多吃了几口这道菜、有人多吃了几口那道菜。具体灵效如何,要根据实际情况乃至体质差异有所不同。

就算按同样的菜谱,假如换一个人做出来,可能灵效也有差别,甚至加工手法稍微改变一下或者糊弄一下,可能就没有今天众高人体会到的灵效了。

华真行可是养元术的开创者、春容丹的研制者!他做出来的百花馐,“风味”上肯定也有其个人特色。

总之这一桌百花馐大获成功,杯盘都撤去之后,大家的酒意还正浓呢,也不知谁现场拿出了纸笔。

风先生喝多了,去操作台那边弄了碗酱油,抓起笔就要蘸着写字。华真行赶紧一把拦住,又在餐桌上摆好墨砚,风先生提笔写了“以阅众甫”四个大字。

华真行很配合地问道:“风先生,为什么要写这四个字?”

风先生脸蛋红扑扑的,呼吸中带着酒香:“甫者,圃也、苗也,既是生苗之园,又是园中之苗,既象天地之初,又象万物之始,更像养元术所谓之元。

众甫乃世间万物之始、众生族类之源。你并非本人独自修行,也推广养元术于世俗,非发一人之生机,乃发众人之生机。斯为我所见,可谓阅。

但修行亦是自家事,养元术推广得再好,也未必能把你推过关障。就你本人修行而言,欲创养元术功诀破八境修为,见天地万类生机便是心法,此亦为阅。”

虽然风先生已醉意七分,差点就要沾酱油写字了,却明明白白的告诉华真行,“以阅众甫”应当就是养元术八境功诀的“心法”。

华真行知道自家的状态,突破七境修为后何时才能功行圆满,并不是最重要的大问题,要想求证更高的境界,前提是至少要能窥见证入八境的门径。

至于门槛能不能迈过去是另一回事,但若连门径都看不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迈过去。

风先生跟别人说一句“以阅众甫”,也许没什么用,因为别人不是华真行。恰恰是华真行酒后听闻,忽有所感,仿佛朦胧看见了远方的一线门径。

能受此心法点话,可能也与他这小半年来化鹤、化雕、化蛟的折腾有关。

华真行当即宣布,决定将这四个字裱起来,将来就挂在这间大厅中。随着酒意上涌,他也来了兴致,拿了支更大的笔,亲手写了“众甫阁”三个字。

他放下笔后道:“多谢风先生指点,这个地方,就命名为众甫阁。”

华真行的字虽然很有功底,但若实话实说,跟杨老头的笔力还是有差距的,若与风先生刚才那四个字比,只是法度上更为工整。

湖心岛上这座楼阁,一直没起名字呢,华真行将其命名为众甫阁,回头就有人做了块题匾挂在大门正上方。

这里本是初级养元师培训以及导师教研场所,性质就跟几里国各地的养元术中心类似。

华总导亲笔写了众甫阁三个字,这里挂了匾,然后又有人做了同样的匾,挂到了各地养元术中心的主楼大门上,这也算是一个高明的马屁。

养元术中心的领导曼曼,并没有阻止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还批准了很多导师的建议,将各地养元术中心的主楼都命名为众甫阁,成为其代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一席百花馐宴后,也不知道风声是怎么传出去的,然后就有人明里暗里通过各种方式撺掇华真行再做一席,需要什么材料开清单都给备好……

但百花馐还真不是材料的事,关键得是华真行亲自出手。第二桌百花馐宴开席是在一周以后,具体是谁挑头起哄已难查清,头号嫌疑对象似是王丰收。

这一桌主要是邀请与华真行交好的各派晚辈弟子,如丹紫成、石双成、张蓝衣、广任、叶一宁等等等等。王丰收自告奋勇跑过来搞接待,陪吃、陪喝、陪聊,郎校民也不落人后。

这就看出华真行的人缘好了,听说消息的房关发展董事长范醒、千流山的掌门都来了,说是要帮忙摘菜、洗碗啥的。

等到第二席百花馐宴之后,消息已传遍江湖,杨老头也溜到芜城来了。晚辈都请了,长辈能不请吗?

给正一门及三梦宗的掌门和几位长老都出发邀请,另外上次在百花山议事时,协助调查的青城剑派、听涛山庄的两位掌门,都用答谢的名义发出邀请,这也是人情往来。

下一步是不是该轮流宴请昆仑各派了?很多人都在打听呢!但这么下去也不行啊,华真行自以为是修真小天才,如今怎么变成了东国小神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