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第3/5页)

俩老太监抬起右胳膊朝前摆了摆手,身后的年轻太监们忙抬脚朝着那间屋子走去,三短一长地拍了拍门。

门“吱呀”一声就被人从内给拉开了。

冷风吹进去,放在烛台上的油灯火苗上下跳动了一下。

即使早有心理准备,站在门边的几个年轻太监,看到半张美貌脸、半张毁容脸的乌雅氏,还是被吓得心脏“咯噔”一跳。

“进来吧。”

乌雅氏瞧也不瞧门边的年轻太监,瞄了两眼远处朦胧的老太监影子,出声喊道。

俩老太监也吸了吸冻红的鼻子,抬脚进入了屋子里。

老太监们和乌雅氏坐在桌子旁,几个年轻太监分散到门边、窗户边、老太监们身后站立着。

油灯昏暗的光线将一行人的脸照得明明灭灭的,看不清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乌雅氏先开口道:

“你们真是废物!康熙带着那么多小崽子们跑到深山老林里,你们竟然一个都没伤着,还让这群人全须全尾的滚回来了,就你们这德性,还反清复明呢,怕是反到下辈子也未必会成功!”

坐在左侧的老太监闻言,脸色“唰”的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屋子里的几个年轻太监也都齐齐怒瞪着坐在凳子上的乌雅氏。

任谁劈头盖脸地遭人一顿骂,都不会开心的。

坐在右边的领头老太监伸手阻拦住身旁想要出声唾骂的老伙计,翘着兰花指整理了一下自己被风吹乱的袖口,用尖细的嗓音笑道:

“乌雅姑娘是个聪慧的,假如鞑子皇帝那么好刺杀,三藩王爷和宝岛郑氏早就把他脑袋砍了百八十次了,哪能轮到我们这些虾兵蟹将啊?”

“如今整个乌雅一族的老老少少们被那鞑子皇帝砍的七零八落的,姑娘的亲人们都还在宁古塔受苦呢,宁古塔,姑娘知道吗?那地儿可是比咱这儿还要寒冷的,许多被流放的人,没走到那里呢,就在中途死亡了,既然乌雅姑娘和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咱合该同仇敌忾才对,怎么可以一见面就痛揭伤疤呢?”

他这话音刚落,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老太监则操着喑哑的公鸭嗓子,连声冷笑道:

“乌雅姑娘动动嘴就完事儿了,一切实事儿都是我们做的,今天上午那三花猫也按着乌雅姑娘的吩咐做了处理,它从树上跳下来一扑就直接好运气地扑到了九阿哥身上,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对象吗?乌雅姑娘今日是如愿了,你心里高兴了就来给我们添堵的吗?”

乌雅氏听到老太监这粗声粗气的话,嘴角反而露出了笑意。

翘着兰花指,性子稳重的老太监见状,不由眯了眯眼睛,乐呵呵地询问道;

“我们整日里给乌雅姑娘送热乎的饭食,都这么长时间了,杂家一直想问,当年乌雅姑娘究竟是如何得知鞑子皇帝要带着他的鞑子儿子们去景山行猎呢?”

“如果不是乌雅姑娘事先言之凿凿地说了鞑子皇帝会在六月去景山行猎,我们也不会抓紧机会,加班加点的将地道给挖通,事先日日夜夜的在崇祯皇帝自缢的老槐树附近守株待兔。”

“倘若上回运气好些,我们就一下子把鞑子皇帝和他的太子都给灭了,哪能等到现在,如今一晃就四年过去了,咱们也打交道这么久了,彼此都是老熟人了,也不知乌雅姑娘今晚能不能为杂家解惑啊?”

“感情你们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啊。”

乌雅·德莲闻言,不由捂嘴轻笑了两声。

坐在她对面两个老太监则神情严肃地眯眼看着她。

“包衣家族之间就像这竹子的树根一样,扎的又深延展的又远,还盘枝错节地连在一起,康熙当年因为贪|污的问题,就利索地手起刀落砍了几家冒头的,难不成他就妄想着凭他那几下子就将包衣家族之间的联系给尽数砍断了?”

乌雅氏说着说着就从凳子上站起身,找了个素净的细簪子拨动着油灯的灯芯,泛着蓝光的火苗随着她手上的动作摇曳着,将她毁容那半张脸给隐在了黑暗里。

她冷嘲道:“除非他有魄力将包衣给废除了,但没有包衣,整个紫禁城的吃喝拉撒都得瘫痪,他自己的生活都没办法自理了。”

“我把这点儿给你们点透,也就是想让你们别多想,鼠有鼠道,我们包衣自然有打听确切消息的办法,我敢保证只要我说出口的消息肯定是真的,你们只需按着我说的做就行,不要问我消息来源就可以了。”

在场的太监们听到乌雅氏这话,齐齐皱了皱眉头,显然这不是他们预料之中的答案。

两个老太监不由扭头对视了一眼。

稳重的老太监微微拧眉,将右手搭在桌子上用指尖敲打着桌面沉思一会儿后,觉得乌雅氏说的话也有理,皇帝决定去行猎、或者出宫远行,都只需动动嘴即可,该准备的用具及一切后勤服务都得包衣奴才们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