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第3/3页)

“各位爷有礼了,奴才张天喜奉贵妃娘娘的命特意来这儿接太子殿下的伴读们前往储秀宫参加生辰宴的,不知四位小爷是不是就为奴才所等之人啊。”

“对,我是!”

四个对“太子伴读”几个字异常敏感的孩子听到张天喜的话后,立即齐齐喊出了声,随后又默契地互相对望着。

前来送弟弟、送儿子的大人们也不禁互相对视了一眼。

“那可真是太好了,还请四位小公子跟着奴才过来吧,太子殿下和贵妃娘娘都已经在储秀宫中等着你们了。”张天喜笑得更和煦地说道。

“大哥!”四个孩子中个头最矮的纳兰揆叙不禁抓了抓身侧纳兰容若的手,有些腼腆地喊了声。

“凯功快进去吧,殿下是个很好的孩子,不难相处的。”

纳兰容若温和地揉了揉说是弟弟其实差不多被他当成儿子养的纳兰揆叙的头说道。

张廷玉同样瞥了一眼自己的冤种大哥,看到张廷瓒斜靠着大树冲着自己眨了眨眼,他就将头给撇到一侧去了。

“阿玛!你放心,等我见到晴姑姑和两个小表弟后,我一定会告诉他们,你在这大门口,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揍我屁股的事情的!”

灵活小胖子纶布知晓张天喜的身份后,半点儿不见外地就“蹬蹬蹬”地跑到了他身旁,像是找到靠山了似的,还冲着他阿玛“威胁”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赫舍里·常泰垂在腿边的大手瞬间就觉得又痒了。

“二哥,那我也去了啊。”富察·李荣保也仰起头冲着富察·马齐笑了笑,随后就跟着跑到了张天喜身旁。

张天喜心中也大致有数了,看来太子殿下的四个伴读是两热、两冷的性子啊。

另一厢,晴嫣和小太子安安生生地坐在大厅里等待着客人到来,胤小禛则是坐不住地连着往门口扒拉了好几次都瞅不见人影,就有些失望地耷拉着小脑袋,跟在他身后的白毛小京巴却是欢快地“汪汪汪”叫着。

“额娘,太子哥哥的伴读们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啊?”再次铩羽而归的小四扑到贵妃娘娘怀里奶声奶气地询问道。

“你怎么比保成还着急啊?”晴嫣好笑地拍拍儿子弹性十足的小屁股说道。

“四四要帮太子哥哥看看他们是不是好孩子啊,只有好孩子才能和太子哥哥一起读书的!”

胤小禛瞪圆自己的一双细长丹凤眼,摇头晃脑地说道。

“那孤可真是多谢小四了,到时候你一定要擦亮眼睛帮孤好好看看啊!”小太子听到胤小禛正儿八经的解释后,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嗯嗯!”小四立刻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

“保成,你汗阿玛真的一丁点儿伴读的信息都没有透露给你吗?”晴嫣端起桌子上的花茶,轻轻吹了两下,有些好奇地说道。

“没有哎,汗阿玛只是说孤的伴读需要满汉都得照顾到,全是他精挑细选出来和孤年纪差不多大的小公子。”

晴嫣听到这宛如猜谜底的话,心里面更好奇了。

今日的一切其实都是康熙安排的,她和小太子只知道伴读会有四个人,除此之外就什么都不清楚了。

恰在这时,大厅门口突然响起来了一句嘹亮的童声:

“晴姑姑,我来啦!”

有话说:

【注释一】纳兰揆叙,字凯功,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明珠的次子,纳兰容若的二弟,康熙十三年,出生,和保成一样大。

【注释二】富察李荣保,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富察米思瀚的小儿子,他女儿是乾隆的富察皇后,康熙十三年,出生,和保成一样大。

【注释三】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汉人,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康熙十二年,出生,比保成大两岁。

【注释四,有私设】赫舍里·纶布,赫舍里·噶布喇的孙子,满洲正黄旗人,没找到更详细的资料,本文私设,是常泰的嫡长子,赫舍里一族的嫡长孙,康熙十二年,出生,比保成大两岁。

这四个人十年后就是本文里太子党中扛把子的青年才俊了!

历史上我没查到太子的伴读都有谁,只知道太子一个被砍头的哈哈珠子叫“德住”。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九月十五日,康熙帝下谕内务府处死曾于太子的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圈禁家中。】摘自百科

这四个人在本文里是保成的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