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第3/3页)

“嗯嗯。”两个小孩儿赶忙点了点头。

晴嫣看到康熙嘴角上扬的笑,就忍不住在心底叹息,唉,姜还是老得辣啊!你阿玛还是你阿玛!

成功又忽悠住俩孩子更加勤勉进学了,康熙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些,说实话他对这黄师傅也挺好奇的,隆禧虽然性子单纯爱玩,但是眼界奇高,一个物品能让他看入眼并且愿意带入宫里给皇玛嬷她们展示(显摆),必定是有可取之处。

晴嫣则从几人的对话里,将“来自扬州”、“姓黄的手艺人”俩标签黏在一起,使劲儿地在脑袋中搜刮着记忆,她总觉得自己似乎是知道这人的,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他到底是谁,只好无奈放弃……

·

马车吱吱呀呀地碾着街道一路行驶,临近午时,终于停在了一家大酒楼跟前。

晴嫣抱着小太子刚从马车上下来,一抬头就看到了“福满天下”的匾额,以及门口站着的那个眼熟小厮。

她总算是知道康熙为何要出宫了,一模一样的配置,她都不相信,他今日不是准备来砸场子的?

刚刚和别人换班来站岗的小厮眼睛发亮地盯着康熙一群人,他也没想到自己的运气竟然这么好,才站在这里没一会儿,竟然又看到了上次赏给他金角子的阔绰一家人,连忙殷勤地跑过来,微微弯腰笑得极其灿烂对康熙说道:“真是巧啊,金三爷您又带着家人出来玩了,赶紧往里面请,里面请。”

“多谢小哥。”康熙也没想到竟然又碰着他了,他也面色如常熟稔地和小厮搭着话,而后牵着保清的小手就直接往楼上走了。

晴嫣看着小厮,也不知道究竟该说他是运气好还是运气背了。

说他不幸吧,但身为一个普通的平民老百姓竟然能够在短短半年内,意外地和皇上见了两面,还得到了赏银,这也算是极有运道的人了吧?

但偏偏第一次见面,就让康熙知道他的御膳流出宫外,自己当做冤大头被人坑了!

第二次见面,就是康熙腾出手准备来收拾“老鼠”了,那等事情爆出来后,这小厮还能落个什么好?

晴嫣忍不住扭头同情了他一秒,就紧跟在康熙身后进入了上次那个名为“澜庭轩”的包间。

有话说:

晚安~

黄师傅是扬州的黄履庄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发明家!他出生在1656年也就是顺治十三年,比康熙小两岁,此时刚刚20岁,风华正茂,是清初很聪颖的一个发明家,奈何在以“四书五经”、“重文重武”的历史大环境下,他这种理工科实用类的发明创造,被视为看不上台面的奇技淫巧,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重视。

在百姓思想未解放,生产力低下的大清年代,确实科学技术发展很艰难,希望在这个世界里,黄履庄能点起科技一个小火苗!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车辆王国。

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

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坐垫低,人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车子才能沿直线前进。另外据称,1801年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制造了与西夫拉克车相似的木制自行车,还骑到莫斯科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献礼,为此,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取消了阿尔塔莫诺夫的奴隶身份。世界上推广应用的自行车是1816年开发出来的,那一年德国人德莱斯制造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并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