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3/3页)

【注释1】

曹寅是顺治十五年出生的,比康熙小4岁,他是曹玺长子,曹玺的夫人孙氏是当初照顾幼时玄烨出花的奶嬷嬷,康熙对其很看重,百科上显示曹寅曾经担任过康熙的伴读,君臣间的关系也很好,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十七岁担任康熙的侍卫,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年)六月,曹寅的父亲、时任江宁织造的曹玺在任上病逝。“是年冬,天子东巡抵江宁,特遣致祭;又奉旨以长子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年)四月,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年)十一月,调江宁织造。其所遗苏州织造一缺,由其内兄李煦(时为畅春园总管)接替。

曹寅一生两任织造,任内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其实际工作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职务规定,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也超出地方督抚。

他的大舅子是李煦,他和纳兰容若的关系也非常好。

曹寅不是孙氏的亲子,摘了一篇论文的摘要

《关于曹寅“嫡出”身份的考证》来源《兰台世界》|2015年第016期|88-89|共2页

作者马美琴;

【摘要如下】

【红学专家朱淡文先生在其论著《红楼梦论源》中分析认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生母顾氏不是曹玺的嫡妻,只是个婢妾,所以曹寅是庶出。庶出的曹寅却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于是造成了他和嫡出的弟弟曹宣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但本论文经过仔细的研究得出了全新的结论:曹寅的生母顾氏乃曹玺的嫡妻,而非婢妾,故曹寅应是嫡出身份.论文着重“从曹寅的生母顾氏不是明遗民顾景星的亲妹妹、曹寅之父曹玺在娶孙氏之前应该已娶妻、李煦生母文氏的婢妾地位比照、孙氏嫁为人妾属正常事”等几大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考证,探析细致,见解独到.】

我没能找到原文,只看到了这一段摘要,本文私设曹寅是曹玺原配顾氏嫡出的长子。

【百科:身份矛盾】

内务府包衣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人群,曹寅是其典型代表,他的身上充满矛盾。他是汉族,又是旗人;是奴隶,又是官员。就是在官员中他的身份也难以确定,满官认他为汉人,汉官认他为满人。他所担任的职务虽是最能捞钱的肥差,却又为正途出身的汉族官员所不齿。他若是像大量内务府人一样,没有什么文化,唯以捞钱为能事倒也罢了,可他同时又是学富五车的人物,是诗人、戏剧家、藏书家、出版家。他不能不为这种身份的不确定、灵魂的无归属而苦恼。曹寅坐轿出门总是低头看书,从不抬头,表面上,他说是为了避免官民向他行礼,实际上与这种矛盾的心态大有关联。他在写给丰润兄长曹鋡的诗中言到:“枣梨欢罄头将雪,身世悲深麦亦秋。人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赋登楼。”很形象地写出了他的这种苦闷。他活得风光又凄苦,体面又卑微,他是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他在历史的夹缝中歌吟,他的诗便在沉雄朴厚之中时时带有若隐若显、挥之不去的悲哀。若问曹寅诗歌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就是这种欲说还休的悲凉。在旧文学中,这是一种独特人物发出的独特声音,是瞬间繁华与无常命运合奏的音响,曹寅本人也因此成为独特的典型人物。

【注释2】福全康熙六年被册封为裕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