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页)

孙明喜离开后,雨生也到了。

皇上把人招进了尚清宫。

他没提赵家镇的命案,他对雨生的心思远比对赵家镇的命案按兴趣。

雨生跪在地上,皇上从龙椅上走下来,围着雨生一边打量着一边转了两圈,摆摆手道:“起来说话。”

雨生吓了够呛,惴惴不安的站了起来。

皇上偏头盯着他的脸,把人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点了点头道:“不错,长得是很英俊。”

雨生不知道皇上这话什么意思,皇上再盯下去,他都要以为皇上有龙阳癖了。

“换上过奖了。”

皇上好奇道:“你跟朕说说,当初你为什么拒绝吏部尚书?要知道这吏部尚书可是掌握着所有四品以下官员的命运,你到底怎么想的?”

皇上越说越好奇,“据我所知,你们家几代都没出过举人了吧,你父母也对你寄予厚望,你真甘心?”

雨生当然不甘心,为了他能读出个人样来,爹娘吃了多少苦。

爹干不了力气活,数九寒天也要出门卖馒头,还卖不出去几个。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紧着他,连月牙都吃不到。

他每每想到这些就痛彻心扉。

如今被皇上问起类,他却不能实话实说。

“这事说来话长,微臣有个青梅竹马的小娘子,她跟微臣来到京城,对微臣帮助很大,关键时刻,微臣不能抛弃她,她性子烈,如果微臣抛弃她,她肯定会活不下去。”

没想到雨生还是个情种,皇上兴趣更浓了:“对了,朕之前就听说她为人泼辣,是哪家的小姐?”

雨生不好意思道:“她是微臣的邻家妹妹,是乡下人。”

皇上倒对雨生有了些刮目相看的看法:“藏糠之妻不下堂,也算是美事了,自古以来都是才子配佳人,那你娘子肯定很漂亮?”

雨生不好自夸:“还成,就一般人家的姑娘。”

皇上越发的好奇起来:“那你后来被翰林院除名,有没有后悔过?有没有埋怨过你家娘子?毕竟要不是她,你可就是吏部尚书的乘龙快婿了。”

雨生斟酌着回道:“当时确实有些难过,辜负了父母家人,很对不起他们。

但不至于后悔,更没有埋怨娘子,她一个女子懂什么,喜欢微臣,一路跟着微臣从村里来到京城,事事尽心尽力,微臣心里只有感激。

至于拒绝吏部尚书,这是微臣自己的选择。

况且先皇病重,太子圣明烛照,肯定不会纵容邱浩城为祸下去,微臣对太子有信心。”

这句有信心,可把皇上说高兴了。

他拍了拍雨生的肩膀,道:“你比你哥聪明,正好朕有位表妹到了出嫁的年纪,总比你那位山村姑娘强,不如你休了你那个小娘子,朕赐你一桩好婚事?”

雨生不知道皇上这话什么意思,不过他猜测皇上多半在考验他。

况且皇上刚给过他八天假回去成亲,断没有再拆散他的道理。

雨生稍一犹豫,跪地诚惶诚恐的拒绝道:“微臣谢皇上厚爱,不过微臣对娘子发过誓,要一生一世对她好,微臣言而有信,一定会说到做到。”

皇上确实在考验雨生,无关乎人品,只是想听听他的真心话。

“好了,起来吧,朕开个玩笑而已。”

他等雨生起身返回到了龙椅上:“赵锦煜听旨。”

雨生又跪到了地上。

皇上宣布道:“从今天开始,赵锦煜升任五品员外郎,仍留在吏部听用。”

雨生以为自己能官复原职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一下升到了五品。

这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看来他刚才的回答,皇上十分满意。

皇上喜欢感恩,忠心,重情义的人。

雨生领完旨,皇上又问到了赵雪窝:“你大哥怎么没跟你一起来京城?”

雨生如实回道:“嫂子马上就到产期了,大哥这几天坐牢,嫂子动了胎气,恐怕随时都会生产,当初大哥外出当兵,爹娘都以为他死了,嫂子是给他配冥婚嫁过来的,大哥对她有愧,想等她生完再来京城。”

皇上听说如此,摆了摆手让雨生出去了。

雨生不知道是吉是凶,但他也不能说谎话,皇上的手眼遍布天下,他说谎话,肯定会被发现。

雨生走后,赵雪窝张罗着开业。

他进京城的事还没定下来,酒楼请的工人伙计都要开工钱,不开业,每天都在亏欠,他受不住。

就算他要去接京城,也得等薛彩樱生了,至少也是两个月后了。

就这么,雨生走后第二天,和顺大酒楼开业了。

因为被诬陷又洗刷清白,雨生又回来成亲的事,这个和顺大酒楼俨然已经成了赵家镇的标志。

开业第一天,全镇有头有脸的都过来捧场了。

赵雪窝日进斗金。

晚上,他将钱匣子整理出来拿给薛彩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