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4页)

宁懿闻言,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一样,笑得连鬓上插着的步摇流苏都曳出光来。

她也不再管自己指尖还缠着布片,招手便让她过来。

她的目光灼灼:“小兔子,你过来。”

李羡鱼依言走近了些,又顺着她的话略微俯下身去,将耳朵凑近她的唇畔。

等着听她要和自己说什么秘密。

宁懿也半直起身来,在她的耳畔轻笑出声,语调轻快,一双妩媚的凤眼里却像是结着冰凌。

“让那个恶心的老东西别做梦了。”

“大玥没有公主会嫁给他。”

李羡鱼轻愣,还想再问,宁懿却似有些厌烦了。

她令执素抱来雪貂放到自己的榻边,凤眼里冰凌化去,波光流转:“你若是再不回去,我便令人将它丢进你的披香殿里去。”

“冬日兔肥,正好够它饱餐。”

李羡鱼知道皇姐言出必行。

慌忙噤声,起身向她辞行。

冬日清寒,宁懿也懒得起身送她,便索性阖眼,拥着狐裘在贵妃榻上小睡。

直至半个时辰后,她小睡初醒,见执霜执素仍旧守在身畔。

而指上的蔻丹也已染好。

她抬手,就着今日熹微的日光轻望了望。

见蔻丹殷红如血,潋滟欲滴,凤眼里的笑意更浓。

“走吧。”

她站起身来,将木托盘里的鎏金护甲一枚一枚地戴好,红唇勾起,笑影深浓:“去太极殿给父皇请安。”

*

太极殿内,铺着厚密的波斯绒毯。

墁地的金砖底下烧着地龙,即便是在冬日里,也温暖如春。

李宴入内拜见时,却在其中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人。

他的皇妹,宁懿。

彼时,宁懿正坐在皇帝下首的圈椅上,卸了自己的鎏金护甲,亲手为他剥着一碟葡萄。

看着场面和谐。

父慈女孝,不过如此。

但当内侍通禀,宁懿亦抬眼看见李宴后,面上的神情便冷了下来。

她拿帕子拭去指尖上残留的葡萄汁,起身向皇帝随意福了福身:“既然皇兄来了,那宁懿先行告退。”

皇帝也并不在意,挥手让她退下,又看向太子,语气不善道:“你今日又想说些什么?”

自东宫围府之事后,他的态度一直如此。

想是心中有了忌惮。

李宴的态度仍是谦恭:“儿臣此次前来,是为呼衍之事。”

他道:“康乐年幼,前去呼衍和亲多有不妥。还望父皇收回成命。”

皇帝一听是此事,面色愈沉。

他双腿毫无知觉,无法起身,便唯有抬手大力拍上一旁的木制扶手,怒斥道:“朕已下旨,岂容旁人在此置喙!”

他说着,抬目看向李宴,眸底的神情阴鸷:“还是,你连这等小事都想抗旨?”

他厉喝:“你是真想谋逆不成?”

李宴垂眼,低声告罪。

若是往日,他仍会再劝。

但今日,他却像是真的知错了一般,如皇帝所愿一般平淡地将此事揭过,重新说起另外几件政事。

而皇帝的态度同样不耐。

他烦躁道:“这等小事,交给左右丞相协理便可!何须朕亲自裁断!”

李宴不再多言。

他如皇帝所愿一般,和顺地起身告退。

皇帝并未留他,甚至还不等他走过面前那座金龙屏风,便迫不及待地对承吉道:“昨夜的那些舞姬可安顿好了?快让她们来朕的太极殿里。”

他眸光发亮,喃喃自语般道:“也不知她们穿上大玥女子的服饰,又是个什么光景。”

他光是想着,便觉得口干舌燥。

立时便喝了一盏热茶,又捻起一颗宁懿剥好的葡萄吃了。

*

李宴退至太极殿外时,宁懿并未离去。

她站在太极殿的滴水下,抬目望着远处祈风台上巨大的朱雀神像。

那座神像是红宝石雕成,即便在这般阴霾的天气中,亦是流光溢彩,辉煌夺目。

她看得唇角抬起,以致于李宴行至她身畔,也并未移开视线,只轻嘲道:“这么好的天气。却看见败兴的人,真是可惜。”

李宴在她身旁止步,并不因此愠怒。

他语声平和地问:“皇妹在此等候,仅仅是为了出言讥讽几句么?”

宁懿打量着他,唇畔的笑意浓了些。

她走近了些,将自己新戴好的鎏金护甲在他的衣襟上擦了擦,拭去上面并不存在的尘埃:“不然呢?”

李宴道:“若是皇妹不在此等孤。孤亦会去凤仪宫寻你。”

宁懿挑眉,低笑出声:“怎么,皇兄还有多余的太傅能送给本宫?”

“没有。”李宴垂首,以仅有两人能听闻的语声道:“孤想问你要一样东西。”

不待宁懿发问,他便启唇,一字一句地补充道:“母后留下的半块玉符。”

语声落,宁懿面上的笑意立时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