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他高声怒斥李羡鱼:“还待在这做什么!回你的披香殿去!”

皇帝的语声凌厉,似蕴着雷霆之怒。

李羡鱼正在心中数着更漏。冷不防被他这般怒斥,低垂的羽睫轻轻一颤。

害怕的情绪还未来得及升起,她却已觉得侥幸。

至少,她现在能够离开这座令人浑身难受的大殿,回到自己的披香殿里去了。

去继续陪着自己的母妃,直至和亲的国书落下。

她这般想着,即刻便从席案后站起身来,向皇帝行礼告退。

她在众目睽睽下出了殿门,于殿外的玉阶上打起一柄洁白的绢伞,走进冷却干净的夜雨中去。

而皇帝坐在上首,胸口剧烈起伏着,似是余怒未消。

他想起方才乌勒格说的话,忍不住厉声问承吉:“他们方才说,对嘉宁何处不满意?”

他逼问:“是容貌,还是仪态。”

承吉眉心发汗,躬身答道:“回陛下,都不是。他们说,他们还是说,公主的年纪还是大了些。”

此言一出,皇帝甚至疑心自己听错,抑或是记错了李羡鱼的年纪。

他冷静下来问承吉:“嘉宁是何时及笄?”

承吉如实答:“回禀陛下,嘉宁公主是今年秋日里才及的笄。”

如今,也才过去短短三月而已。

皇帝愕然,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却见乌勒格离席,上前向他致礼。

他操着一口语调略有些怪异的中原话对皇帝道:“大玥的陛下。并不是你们的公主不好。而是我们的王,喜欢更年轻些的姑娘。”

皇帝双手撑着龙案往前倾身,试图让他回心转意:“嘉宁也不过才及笄三个月。算得上是最年轻的姑娘。”

更何况,她已经是大玥及笄的公主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乌勒格闻言,嘴唇牵起,古怪地笑了声。

他压低了声音:“陛下,及笄的少女便像是枝头初开的花。而我们的王,喜欢那些尚未绽放的花。最好,只是个花苞,越鲜嫩越好……”

此言一出,连皇帝都愣仲了一瞬。

他从浑浊的酒意里抽出几分神志来,一双通红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作为大玥的君王,作为一名女孩的父亲,他此刻理应勃然大怒。

然而他想起了更多的东西。

想起他的皇位,想起他的美人,想起他还未建成的神仙殿与承露台。

皇权与富贵,才是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东西。

一名公主算得上什么?

即便是年纪小些,又有什么?

反正身为女子,总归是要出嫁的。

他这般想着,终是徐徐抬手,斩钉截铁般对承吉道。

“去,替朕将康乐带来!”

*

雨夜黑沉,东宫寝殿内却并未掌灯。

太子李宴独自立在一扇长窗前,举目眺望着皇城的方向,掌心中的几张生宣已被他握得皱起,他却始终没有察觉。

夜色已深,他却仍在为今夜的事而心神不宁。

直至,一名长随入内,向他比手:“殿下,前去呼衍和亲的人选已定。”

尘埃落定,不可转圜。

无论他是否迟疑过,此刻都该将那些已无用的心思敛去。

李宴阖眼,不再去看窗外如垂帘而落的雨幕。

他将手中握得发皱的生宣一一展平,递向那名前来传递消息的长随。

“这是礼单。”他的语声微哑:“你去将其中罗列的东西整理出来,以东宫的名义赠予小九。便说,是孤送给她的礼物,而并非嫁妆,她可以随意支配。”

此次远去呼衍,万里之遥。

恐怕连书信都再难送回一封。

作为皇兄,他无力改变她的境遇。

也唯有送些财帛等物,望她有银钱傍身,能在呼衍过得略微顺意。

这也是他唯一能以皇兄的身份,为她所做的事。

长随接过礼单,却没有退下。

他顿了顿,面上的神色很是复杂:“陛下,此次前去和亲的人选,并非嘉宁公主。”

李宴轻怔。

继而,他面上的神情愈发凝重:“父皇选中了宁懿?”

长随却仍是否认,面上的复杂之色更甚。

李宴觉出有异,立时追问:“究竟是定了哪位公主?”

长随默了一瞬,终是答道:“陛下定了康乐公主前去呼衍和亲。三日后,便自宫内启程。”

“康乐?”

李宴念出这个封号,先是不可置信,继而,素来温和的眸中有怒意涌起。

他强压着自己的情绪,郑重地向他确认:“你确认你没有听错封号。”

长随垂首道:“属下敢以性命担保,不会有误。”

李宴眸底的怒意终是凝成惊涛,像是要将素日里那个温润清雅的自己吞没。

他厉喝出声:“康乐今年刚满八岁!”

长随微震,豁然抬首。

他跟随李宴十余年,还是头一回见太子如此盛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