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4页)

她停了停,又轻声道:“但是嘉宁觉得,他这样做,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

李宴轻叹了声,愈发觉得头疼。

他最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摇了摇头,便让身边的影卫驾车,亲自送李羡鱼回宫。

*

千秋宴后,李羡鱼在自己的披香殿中等了整整三日。

从隐约的不安等到忧心忡忡。

终于在第三日的黄昏,她再也等不住。从箱笼里寻了小宫女的服饰与姜黄粉出来,想去东宫求一求皇兄,请他在暗中差人寻一下临渊的下落。

她怕临渊真的落到了皇叔手里。

千秋宴那日,影卫们的举动如此反常,令她觉得临渊大抵是真的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若是真的被皇叔先寻到他,恐怕是凶多吉少。

她这般想着,愈发匆匆去解领口的系扣,想要快些换好宫女服饰,好在日落前出宫。

方解开两枚,便听长窗外悬挂的锦帘轻微一响。

数日未见的少年逾窗进来。

李羡鱼微愣,盛满忧色的杏眸轻轻亮起。

她提裙小跑过去:“临渊,你总算是回来了。这几日都去了哪里,皇叔他——”

她话音未落,语声却倏然顿住。

她闻见腥浓的血气。

临渊也已立在她身前,低低唤了声:“公主。”

李羡鱼抬起羽睫。

白日里落过雨,黄昏才停歇。

眼前的少年怀中抱着只三尺见宽的沉香木匣,玄衣湿透,乌发有些狼狈地散下几缕,鲜血顺着他的发梢滴落,被残留的雨水氤氲成浅淡的红色,随着他的步伐而滴落,在明净的宫砖上,留下一行触目惊心的血线。

即便是早预料到了临渊会带伤回来,但等真的看见他浑身是血的模样,李羡鱼的呼吸还是骤然为之停滞。

她轻咬唇瓣,忍住眸底的泪意,转身便要去唤月见。

“临渊,你等等,我这便让月见去请太医。”

话音未落,临渊却抬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腕。

“别去。”

他启唇解释:“没有致命伤,也没有毒。”

有上次的教训,他刻意留神,避开了那些在夜色下泛着幽蓝色泽的刀刃。虽说也因分心他顾而多受了些伤,但也,并不致命。

只要不致命,其余的,他也并不在意。

李羡鱼却不同意。

她咬唇:“即便如此,你身上这些伤,也要包扎。”

临渊低声:“臣出宫后,会去医馆包扎。”

李羡鱼轻愣。

出宫吗——

可是,临渊,分明才刚刚回来。

他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解释,这些时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临渊羽睫低垂,不去看她。

鲜血顺着他的额发落下。沾湿了少年鸦青的羽睫。

他取出布巾,却只是将指尖残留的血污拭尽,抬手,替她将领口的系扣一一阖好。

他的指尖有些冷,动作却很是少有的细致,像是格外珍重。

许久,他收回手,轻阖眼:“臣今日来,是与公主辞行。”

李羡鱼轻轻怔住。

她下意识地抬起指尖,碰了碰手腕上那串漂亮的红珊瑚手串。

微凉的触感从指尖一直传递到心里,慢慢漾开,又在黄昏的光影里无声消弭。

她的语声很轻:“可是,三个月的期限还没到。”

“你……现在就要走吗?”

临渊的语声低哑:“抱歉。”

他道:“臣不得不走。”

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令他不能留在大玥的宫中。

尤其不能留在李羡鱼的身边。

为自身的安危。

更为李羡鱼的安危。

只要他不在此,之后的风波,便与李羡鱼无关。

李羡鱼慢慢抬起眼来,轻望了他一眼,指尖微蜷,握住自己的袖缘:“那你之后,还会回来吗?”

临渊沉默良久。

正要作答,外头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铁靴踏地声。

整齐而浩大,像是有千军万马自李羡鱼的披香殿外而过。

临渊豁然抬眼。

李羡鱼也听见了响动,往长窗外望去,心中愈发惴惴。

她问:“外头发生了什么吗?”

临渊剑眉紧皱:“臣去打听。”

他语声未落,身形已迅速隐入暗处。

李羡鱼在殿内不安地等了稍顷。

直至一盏茶后,临渊回返。

李羡鱼小跑向他。

离别的愁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冲淡,她清澈的杏花眸里此刻满是忧急:“临渊,外头发生了什么?”

她为他悬心:“是金吾卫们要来为难你吗?”

临渊同时启唇,蓦地问她:“公主这几日可去寻过东宫?”

李羡鱼一愣,如实回答他:“千秋宴才过去几日。我还未来得及去东宫谢过皇兄。”

她似是意识到了什么:“这件事,是与皇兄有关吗?”

临渊眸色如霜,语速极快地将事情讲清:“东宫率兵围了摄政王府。要拿摄政王审问。金吾卫们奉旨前往,却不知是去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