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3/4页)

于是李羡鱼忖了忖,寻出个合适的理由来:“因为,代写课业,罪加一等,错上加错。”

临渊的语声更淡:“我不觉得公主有错。”

一份近乎于荒谬的课业,本就无需去做,更勿论因此受罚。

李羡鱼轻轻一愣。

随即,槅扇被人叩响。

外间月见连声道:“公主,软轿已停在殿门外。”

李羡鱼不敢耽搁,只悄悄示意临渊快些隐回暗处,便匆匆提起裙裾往槅扇前走。

“我这便过去。”

*

许是知道事态严重,不可耽搁,抬轿的两名小宦官走得飞快,近乎是只用了往常一半的时辰,便仓促赶到了太极殿前。

待软轿停落,李羡鱼打帘,踏着脚凳下来的时候,一抬眼,便望见了停在不远处的东宫舆轿。

而太子李宴,正顺着太极殿前的白玉长阶款步而上。

而殿前,似乎还未见到何嬷嬷的踪影。

李羡鱼轻轻松了口气,提裙往前小跑几步,对着李宴的背影唤道:“皇兄——”

李宴闻声,回过眼来,见是她,似是有些意外:“小九?”

他问:“你也是过来拜见父皇的?”

李羡鱼摇了摇头,顺着白玉长阶走到李宴身旁,想了想,还是道:“嘉宁,嘉宁是有事要来求皇兄。”

李宴眉梢微抬,指尖轻叩了叩腰间悬着的白玉佩:“什么事称得上一个求字?”

李羡鱼便从袖袋里取出整理好的宣纸递过去:“嬷嬷今日来披香殿中检查课业,嘉宁交了这样一份上去。嬷嬷觉得不对,要来太极殿告嘉宁的状。嘉宁想请皇兄劝劝父皇,只罚嘉宁一人便好,勿要牵连旁人。”

李宴接过,略一过目,徐徐道:“嘉宁,抛去嬷嬷的话不言,你可觉得自己有错?”

“皇兄也觉得这份课业写的不对吗?”李羡鱼轻愣了愣,稍顷轻垂下眼去,小声辩驳:“可是,可是嘉宁觉得这课业上写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宴摇头:“若从课业上而言,倒并无什么错处。”

他道:“是你的嬷嬷太过迂腐了。”

他说着,话锋微转,微垂下眼帘看向李羡鱼:“我说的错,是这份课业并非是你的笔迹。”

李羡鱼面颊微烫,知道这两件事连在一处,是瞒不过的,便轻轻颔首,承认下来:“嘉宁知错了。下回一定不再如此,一定会自己写完课业。”

她说着,又轻声道:“还有一桩事,嘉宁想拜托皇兄,将这份课业转交给太师。问问太师能否看出,这像是哪个派系的书法?最好,最好能看出是哪位书法大家教出的学生。”

李宴并未答应。

他轻抬唇角,将宣纸还给李羡鱼。

“父皇若是想重罚,我会替你说请。只是此事不必交由太师。既是你请人代笔,是何人的门生不是一问便知?”

李羡鱼垂眼轻声,没伸手去接那宣纸:“不是嘉宁不想,而是他确实不记得了……”

她吞吞吐吐,不敢多说自己捡了个来历不明的少年回来的事,只小声央道:“还请皇兄帮嘉宁这一次。”

这对李宴来说,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李羡鱼似有难言之隐,便也并未追问下去,只略微颔首,将宣纸叠好,收入袖袋:“我会转交太傅。”

他看了看李羡鱼,不轻不重地道:“不过,下不为例。”

李羡鱼杏眸亮起,紧蹙的秀眉展开,唇畔立时生起两个清浅的梨涡来。

“嘉宁改日一定带小厨房里最拿手的点心过来答谢皇兄。”

她笑着对李宴福了福身,重新提裙步下玉阶,上了自己的软轿。

李宴目送她软轿离开,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位皇妹。

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宁懿。

顿时便有些头疼地摁了摁眉心,轻摇了摇头,重新抬步,往太极殿里去了。

而李羡鱼乘着软轿回到自己的披香殿里,悬心等了许久,却也没等到父皇传令过来罚她。

直至天幕沉沉,四面华灯初上,眼见着都快到了宵禁时节,才见月见提灯匆匆自游廊上跑来。

李羡鱼随之从玫瑰椅上站起身来,不安道:“是父皇差人过来罚我吗?来的是圣旨还是口谕?”

也不知道罚的重不重,又是怎么样的罚法。

正当李羡鱼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却听月见连连摇头道:“不,不是。”

李羡鱼讶然:“那是什么?”

月见左右看了看,凑近李羡鱼的耳畔,低声道:“公主,是何嬷嬷在去太极殿的路上,失足掉进荷塘里,淹死了。”

作者有话说:

QAQ本来打算起来补上的,结果失眠了,怎么都睡不着,索性爬起来,一口气写完啦。

这个是补昨天的。

晚上还有一更~我先去睡啦。

*

①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