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3页)

“皇阿玛!”

“阿玛!”

“皇玛法!”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大行皇帝崩逝畅春园。享年六十九载。同日于清溪书屋外,当着一众大臣的面,以大学士张廷玉,宗令雅尔江科,大将军乌苏里等人共同出示遗诏,一阵窸窣声中,只听来人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遗诏以满汉双语书写,一式四份在众大臣中传阅。

半响,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重重地点了点头:“是万岁爷的笔记没错。”旋即便重重地跪了下来:

“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保和殿大学士这一跪,身后众王公不拘心里如何是想,面上俱都老老实实地跪了下来。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一时之间,书屋外,跪礼之声此起彼伏。

“起身吧!”淡淡看了眼人群中不情不愿,几乎是被老九摁在地上的十四,胤禛眸色微深,旋即不动声色地移开了视线:“本王虽不才,然既有幸受先帝遗命,以江山社稷托之,本王必鞠躬尽瘁,方可不负皇阿玛嘱托………”目光还视了四周:

“乌苏礼!”

“奴才在!”

“京城守备便先交托于将军之手。这两日宫城之内全权戒严,闲杂之人莫要靠近一步………”

“奴才遵旨!”

“礼部尚书!”

“奴才在!”深吸了一口气,索绰罗大人强自压抑着兴奋上前一步。胤禛淡淡地看了对方一眼: “大行皇帝身后之事需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不可有半分马虎……”

“奴才遵旨………”

待胤禛交代完事重新走进来时已经是大半个时辰后了。靠尽窗边的软榻之上,康熙双目微阖,整个人仿佛睡着了一般,只原先带着微微潮红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了起来………

胤禛眼眶蓦地便红了起来,方才于群臣中的镇定自若瞬间便没了踪影。手上冰凉地温度愈发提醒着他,老爷子已经离开的事实。那个打小教他骑射武功,那个叫他又敬又盼的阿玛,这会儿是真不再了,胤禛一时间只觉头脑晕的厉害……

恰巧这时又听一旁的胤礽神情恍惚道:“几年不见,倒是没想到,皇阿玛竟是这般消瘦了………”艰难地扯了扯嘴角,只听胤礽眉眼微垂,看着眼前胡子斑白的老爷子,似是笃定道: “皇阿玛这些年,怕也没得几分闲暇吧!”

“是啊!”弘曦张大着眼睛,任由豆大的泪珠一颗颗地顺着脸颊往下掉,:“何止啊!二伯你是不知晓,皇玛法他……他老人家整日操劳,有时候夜里都难得多休息一会儿,哪里还有得闲的时候。”与情绪内敛的两人不同,弘曦这会儿语气中却是带十二分的气懑委屈哽咽道:“侄儿不论怎么劝,他老人家都不肯多听上一句………”

但凡能早早退下来好生修养呢,是不是………是不是………哪怕微乎其微,弘曦心下依旧忍不住想到。

“果然如此!”来人几不可闻道。十年的时间,早年温雅如玉的胤礽此时鬓间也多了些许斑白,眼尾处更是明显可见皱痕,一身素色的常服倒衬得脸色愈发苍白了些许: “我早该知道…………”

起身时,胤礽一个不稳身子晃了晃。

“二哥!”胤禛上前一步将人扶住,神色歉疚道:“二哥,对不住,弟弟这些年就在皇阿玛身旁,却………却………”想到往事,胤禛眼眶又是一红。

“皇阿玛性子二哥我还不晓得,这如何怪的了四弟你………”摇了摇头,胤礽神色复杂地看着榻上瘦削的身影。

托早年经历使然,他早就知晓,皇阿玛只要尚在一日,便绝不会容许大权旁落他手,连他都不曾例外,又遑论旁人呢!

越是力有怠时,便越不肯示之以弱。

皇阿玛啊!

胤礽闭了闭眼,很快一颗晶莹的泪珠从面上滑落。

一代圣主崩逝,举国齐哀。诺大的丧钟又一次响起,这一日,仿佛整个紫禁城仿佛都被一片缟素覆盖,一眼望去,竟是瞧不见半丝鲜亮之颜色。胤禛两口子更是以身作则,打从一家子入宫以来,除去尚且年幼的永珩,却无一人再能沾得半分荤腥。

待处理完老爷子身后之事,已经是将近年关,有赖当初老太后留下的人手,乌拉那拉氏处理适应极快,应付起后宫之事来更是游刃有余,倒是教永和宫中,一直等着对方前来请教的德妃娘娘很是惊讶了一瞬,不过很快对方便顾不得这些了。

翌日

永和宫中,如往常一般,德妃正高坐上首,面含笑意地听着下头妃嫔们地诸般凑趣儿恭维。自大行皇帝崩逝以来,不得不说,素来僻静的永和宫实在热闹的很,眼瞧着即将受封尊位,这些日子前来巴结奉承的妃嫔们一波挨着一波,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