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5页)

“……”

怎么不管这个人怎么说,他都觉得怪色的呢。

“挂了,我起床了。”

沈言把视频匆匆挂断,可怜的手机烫得都能煎鸡蛋了。

水龙头开了,沈言一洗手又想起了昨晚,动作一顿,脸色微红地接着洗。

都怪赵林苏,他都被他带坏了!

*

其实过年挺无聊的,在沈言看来这和他的其他假期区别不是特别大。

他们家父母两面老人走得早,父母也走得早,本身亲戚就少,直系的血亲一走,就更没什么亲近的人了,最亲的就是兄弟俩自己。

没有了走亲戚的任务,也没有接待亲戚的烦恼,大年初一沈言就是跟他哥出去吃饭、看电影、逛商场逛公园、去庙里上香。

寺庙人挤人,人流如长龙般在曲折的廊桥中缓缓前进,情景颇为壮观,沈言拍了张照发朋友圈,很快就收获了许多点赞,其中也有赵林苏的。

没一会儿,赵林苏也发了个朋友圈。

他们好像也是去哪里上香,山路蜿蜒而上,同样全是人,山顶烟雾缭绕,大概率也是寺庙道观一类。

沈言在人群中会心一笑,给赵林苏点了个赞,收起了手机。

上完香,兄弟俩在寺庙里吃寺庙里特制的千层糕,说是吃了以后明年就能节节高,必须完完整整一块吃完,沈言吃的噎得慌,去寺庙里的自动售货机那排队买水。

手机刷着朋友圈,沈言突然发现赵林苏跟抽风了一样,发了一溜的朋友圈,还图文并茂的,沈言一口气拉到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往上翻。

赵林苏在朋友圈里全程直播上山拜佛。

甚至还有一张自拍。

拍得角度很抽象,大概就是手机举在脸前随便拍了一张,反正他这个长相也不需要找角度,帅得很不羁,看上去有点懒洋洋的。

配文更抽象——看看你的。

沈言:“……”

那么多朋友圈,除了沈言刚开始点的那个赞,其他任何评论点赞全没有。

他们俩共同好友不多,主要是赵林苏没几个好友,不过按理说至少朱宁波这个点赞机器会出手的。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这货把朋友圈分组以后当聊天用了!

沈言发了个朋友圈。

他嘴里叼着千层糕,表情无奈,天气阴沉沉的,但他的笑眼依旧灿烂,完全可以让人忽视坏天气。

“赵林苏:看上去好像要下雨了”

“——回复赵林苏:应该不会,天气预报说晚上才下雨”

“——回复sy:那晚上别出去了”

“——回复赵林苏:……帅哥的事你少管”

两个人在分组朋友圈里扯了几十行,沈言扫码买水,矿泉水“咚隆”一声滚下来,他才发现自己在干多幼稚的事。

他拿了水,脸色微烫地重新收起手机,咬了口手上没吃完的千层糕。

还怪甜的。

托两位靠谱家长的福,赵林苏除夕在大家庭里出了个柜,他第二天才知道这件事,不过也不大在意就是了。

众人反应不一,大部分是没什么反应,赵林苏不是家族里第一个出柜的,不新鲜,有亲眷来安慰赵教授,“天成,我记得你前几年是信基督的?”

赵教授一脸坦然,“研究失败后就不信了,而且我们今天是来拜佛的,就不要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对佛祖不敬。”

“没关系,”林教授在一旁也安慰道,“佛祖心胸宽广,不会在意这些的,它会连同耶稣一同保佑的。”

亲眷:“……”信佛的信基督的都沉默了。

金佛面前,众人虔诚跪拜,上香之后各自分散在山上看风景休息。

赵林苏独自站在一侧,发朋友圈勾引沈言评论。

朋友圈发出去,沈言最长隔十分钟,最短隔三分钟,反正是会评论的。

山上气温没有山下冷,赵林苏解了大衣的扣子,松针凛凛地在耳侧微晃,赵林苏一手搭在红漆栏上,一手拿着手机,视线下瞥在屏幕上,感觉时间好像格外的长。

三分钟,也太长了。

*

大年初二,拜财神。

沈言又挤了次庙,财神爷可是人民群众心里地位非常崇高的神仙,沈言拜的时候很虔诚,谁不想发财呢?他哥忙工作忙成那样,不就图一个升职加薪?

沈言拜的时候对财神爷许了两个愿,一是保佑他哥今年工作顺顺利利再上台阶,二是也保佑保佑他,他今年大三,下半年大四,照理说大三下半学期有想法有门路的都已经赶着去实习了,他也算是预备役社畜了,求财神爷保个好实习吧。

至于赵林苏,这人搞学术的,得拜文曲星,朱宁波更别说了,爹妈俩财神爷。

沈言唏嘘不已,铁三角里竟只有他自己最迫切地需要发财。

年初一年初二一过,年味更淡,初三朋友聚会就多了起来,沈言跟沈慎都要去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