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帝心(第3/4页)

皇后对着春月淡淡道:“年家的事是年家的事情,贵妃是贵妃,你们几个记住,以后但凡在宫里,多听多看少说话,各宫主子的事情少议论。况且,年家不成了,贵妃未必就不成了。”

春月心有戚戚道:“是啊,咱们都是在潜邸就跟着娘娘的,当年李家都那样了,齐妃、公主和三阿哥不照样还是好好的么?”

春朝则不以为然,道:“李家那是什么事情,年家又是什么事情?能相提并论么?”

当初贵妃借着家族势力被皇上捧得有多高,现下就跌得有多重。

来请安的人都陆续到齐了,皇后出来接受了平嫔妃们拜见,闲聊几句后,又扔出一个重磅炸-弹:年氏,马上就要封皇贵妃了。

众人吃惊不已。

皇后和年氏的恩怨自不消说,从年氏当年在府里生了小阿哥后,两人关系就没好过。年氏专宠六宫,又素来心气儿高,跟皇后之间大小摩擦不断。那些有名有姓的妃嫔中,李氏、武氏跟钮祜禄氏、郭氏都跟年氏有或多或少的过节。

年氏嘴巴不饶人,派头又大,新晋的嫔妃也有不少吃了贵妃娘娘的苦头。大多数人对年氏的倒霉都是私下里都是叫好的。

而静仪却不这么认为。

承乾宫东次间内,雁芙将四爷新赏下来的书册一一归档,对着在一旁给静仪裁纸的雁蓉道:“听说翊坤宫那位主子快不成了,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众望所归啊。”

雁蓉停下了手中动作,不以为然道:“不能吧?皇上不是已经下旨,晋贵妃为皇贵妃了么?”

雁芙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啊?这都看不出来,皇上明明……”

静仪听她言语涉及四爷,忙出声打断道:“雁芙,越来越没规矩了,当初在府里我是怎么教你的?怎么一遇到事儿全都忘了。还有,那个‘众望所归’可不是这么用的,你主子我可是这宫里有名的才女,可别出去给我丢人。”

静仪这话把两个丫头都给逗乐了,雁芙对着静仪半是撒娇半是讨好道:“公主,年贵妃当初那么对咱们,你怎么还帮着她说话呢?”

静仪奇了:“什么叫‘年贵妃当初那么对咱们’?她做什么了?你不妨说来听听。”

雁芙道:“您都忘了,奴婢却还记着呢。打咱们还住府里的时候,年贵妃就处处跟李主子和您别苗头,那时候,咱们院子受得她气还少?后来到了宫里,年贵妃更是宠冠六宫,说一不二。就拿那次来说,她要赏娘家雨前龙井,内务府竟然还动了您的份例,拿去给她年家,奴婢想起来就生气。而今她倒霉了,奴婢自己在宫里偷偷乐上一句还被您念叨,真不知道怎么说您好了。”

静仪无奈道:“都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我都不记得了,你倒是还记得清楚。况且,后来皇阿玛刚一知道了茶叶那事儿,不是即刻就处置了那个内务府副总管,还给咱们宫里补了新茶?雁芙,在旁人失势时这般论人是非,可不是君子所为。”

静仪也知道年家快不成了,在她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当中,年家的倒台和贵妃的逝去是前后脚的事情。

到底是跟了他这么多年的女人,四爷也是看年氏身子骨实在不好,才把皇贵妃许了年氏,希望她能不为家族所累,能够再度振作起来。

静仪并不是很希望年氏就这么倒下去。

承乾宫同翊坤宫之间的种种不过是小摩擦,今儿恼了,明儿又好了,总体上还是平和的。年氏就是起点太高,性子太要强,又不太会做人,但本质上不坏,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她们承乾宫跟年氏可没什么深仇大恨,静仪也没那么大气性儿,为着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把人恨到骨子里去。

后宫关系错综复杂,皇后有武氏的支持,有新人的追捧,有后宫的绝对话语权和地位。而年氏,许是不愿意分宠的缘故,她一直单打独斗,盛宠之下越发什么人都看不在眼里。

钮祜禄氏跟李氏交好,除了静仪和弘历关系好的缘故,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弘历,毕竟皇后对弘昼养得那么尽心,由不得人不多心。

耿氏跟李氏交好,除了当年在雍亲王府的情谊,皇后打压她太厉害,耿氏需要寻找新的靠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年氏吸引了皇后的不少火力,年氏一旦倒了,后宫就变成了两大团体。

静仪强烈感觉到,皇后是有野心的,这野心不止对着后宫诸人,甚至可能为了将弘昼推上那个位置,动作频频。

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皇后又会将火力对准了谁呢?

揽月打开帘子,对着静仪屈膝道:“公主,万岁来了。”

静仪起身相迎,对着四爷浅浅一福:“静儿见过阿玛。”

四爷抬了抬手中合起的扇子,示意静仪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