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5/7页)

不过他们也只能止步学校门口,考生需要带上准考证,才能步入学校。

秦玲玲刚进了去,杨琴就来了。

她现在下乡在太阳农场,户口在这里,高考也将会在这里考,等到考完之后,如果被填报的大学录取,这户口才会迁走。

两人打了招呼,互相确认了考场,遗憾的是,两人考场并不是同一个。

两人互相的鼓励了一番,趁着考试时间还没到,干脆坐在学校楼下的一颗木棉树下继续温习一些功课。

等到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两人已经去了自己所在的考场。

秦玲玲带了个闹钟,方便看时间,不只是她,很多人都带了这么一个比巴掌大的闹钟,有钱的人家,就会戴上一个手表。

在大家紧张万分的时候,一声铃声响起,高考开始了。

考场内,学生唰唰唰的做题,外面等待的考生家人焦急等待。

谁都不知道里头考试的人是什么情况,那样子简直要比里头考试的人还要着急。

顾瑶姐弟三个站在边上,即便腿脚都站麻了,也舍不得走,就想等着考试结束,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而在他们着急担心的时候,秦玲玲正在考场唰唰唰的做题,神情淡然,并没有什么紧张。

她很庆幸自己努力学习了那么久,还真的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做起题目来,就算带了时代政治色彩的题目,也是信手拈来,比她后世参加高考的时候要简单很多。

试卷的题目并不多,只有五六个大题,分数分布的比较少,就几题题目。对于会做的人来说,题目得分高是好事,随便一个答案就能增分不少。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失分也特别快了。

特别是语文作文,整整六十分,这六十分,是重中之重。

不过今天并不考语文,早上考的是数学,这数学还好,秦玲玲对数学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加上没有什么需要用到这个时代政治特色的东西,做起来也快一些。

当然,对于秦玲玲来说,这些题目并不算多,因为今年是特殊的年份,各省各自命题,因为知道考生的基础都相对薄弱,所以开放的是开卷考试,意思就是,考生可以翻书,查阅自己的笔记。

但是对于很多只复习了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的考生来说,根本没有多少笔记,更没有多少时间翻书查阅。就算是开卷考试,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等到秦玲玲写完,距离结束,还有一些时间,秦玲玲又把上上下下的题目和答案多看了几遍,确定完全没问题,才等着时间到来交卷。

比起她的轻松,很多考生并不轻松,他们已经在尽力了,但是短暂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头,让他们捡回来的知识并不多,以至于很多人考完的时候,都哭了,都说太难太难,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有些人甚至出了课室就忍不住想找身边的人对题目,即便大家都知道,考完之后不应该对题目的,可没有办法,控制不住自己,仿佛只有知道了答案,他们才能好受些。

秦玲玲在木棉花边上等了杨琴一会,等人出来了,才一起走,这是他们之前说好的。

考完试的杨琴也很轻松,声音轻松的和秦玲玲打招呼,倒也不问题目,对答案,但是双方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对这次考试的满意。

两人出来的时候,正在焦急等待的顾瑶姐弟三人,连忙关心的上前询问,“嫂子,怎么样了?”

秦玲玲笑着答了声,“还不错的。”看着他们比自己还担心的样子,秦玲玲又加一句,“你们不用担心,我很好。”

三人见她神态还是不错,这才放心了些。

考完之后,打四人也回家了,杨琴倒是不准备回农场,而是去了镇上买点吃的,等着下午两点的政治考试。

政治方面,秦玲玲向来薄弱,所以下午面对政治的时候,要比早上的数学更加认真对待,不过也幸好是开卷考试,有些题目她提前做了准备,所以做起来并没有太难。

第二天是语文和下午史地。

这就要说到选文科理科了,理科下午考的是理化,物理和化学,如果是考文科的话,选择的就是历史和地里,这个年代还没有生物,生物是后面分出来的,政治的重要性和语文数学是同等的,甚至比英语还要来的重要。

在报考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其实秦玲玲是做了纠结的,毕竟她都复习了,但是想到自己相对比较好的知识是历史和地理,加上为诶来专业方面,她还是选择了报考的文科。

这两科考完,秦玲玲依旧神情很淡定,并没有被题目影响,相反,在她看来,语文和数学对她来说,还是算简单的。

第三天是最后的一个科目——英语,只需要早上考。

秦玲玲在英语方面,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也在前世学习了多年英语,大学的时候为了四六级英语,可是疯狂补习过英语的,对单词语句方面,还算有谱,唯一在遇到具有时代特色词语的时候,因为语句相对匮乏,做起来要相对的难,也幸好她做了不少笔记,从三哥章瑞鑫那里看过关于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这才堪堪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