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2页)

所有人都为着此事高兴不已,直呼终于可以不用因为战事而提心吊胆了。

然而,京中弥漫的欢喜还未彻底散去,皇宫内就传出了皇上忽然吐血晕厥的消息来。

“什么?!”乍一听闻此事,姜梨白惊得从软塌上站了起来,“父皇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吐血昏迷???”

来报消息的春喜忙回道:“太医还在干明殿为皇上诊治,具体什么原因,暂时没有传出来。”

忧心忡忡的姜梨白携着顾蕴一同进了宫,来到干明殿的偏殿时,就看到了同样焦急赶来的元贵妃。

“母妃,太医可出来了?”

元贵妃坐在木椅上,看着房门紧闭的内室,眼里难掩担忧,“赵太医还在里面。”

方才她已经问了贴身伺候皇上的孙公公,但孙公公也不清楚皇上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晕倒。

不过,孙公公透露说,前些日子皇上一直在废寝忘食地处理政事,为了和云国的战事,愁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

大约是太过劳累了,才会如此。

元贵妃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泪,有些自责地低喃道:“我该劝他好好歇息的……”

但此时再懊悔也无用了,只期盼着皇上能平安无事。

没一会儿,几位太医簇拥着赵太医走了出来。

个个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元贵妃走了过去,嘴唇哆嗦着,“皇上怎么了?!”

几位太医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都在犹豫着如何开口。

最后他们都将目光放在了赵太医的身上。

“回禀娘娘,微臣无能,找不出皇上忽然昏厥的原因……”

几位太医已经尽了力,但在他们诊断后,却一个个的都找不到皇上忽然晕倒的病因。

“不过好在皇上并未出什么大事,现在只像是睡着了一般……”

这也是他们几人敢走出内室的原因,只要皇上还活着,且并没有继续出现不适的症状,那贵妃娘娘也不至于会要了他们的命。

听到皇上暂无大碍,元贵妃吩咐了赵太医几人为皇上配些药来,务必要让皇上尽快醒来。

随后她示意姜梨白不要担心,便走进了内室里,看望还在沉睡的皇上。

……

一连几日,豫皇依然昏迷着,丝毫没有要醒来的动静。

在等待了七日后,文武大臣里已经纷纷传开了。

皇上身体抱恙,恐无法再处理朝政。

故而众人心思活络了起来,打算拥护一名皇子暂时监国。

但在拥护三皇子姜恒还是五皇子姜惟一事上,众多大臣都有自己的想法。

三皇子年长,但向来闲逸,没有参与过朝政。

而五皇子在经历了之前的刺杀后,身子大不如以前,如今也只能勉强散散步而已。

所以对于由谁来监国,众大臣吵来吵去,都没有吵出一个结果来。

就在事情发酵到越来越激烈时,以往不碰政事的三皇子站了出来。

他立在朝堂上,打着孝义的幌子,只说是暂时为正在卧床养病的父皇分忧解难,等到父皇痊愈后,就会交出手中所有的权力。

有几个支持五皇子的大臣表示不服,却被他以祸乱朝政、妄图打扰皇上静养为由给斥责了回去,并让那几人回府思过几日,暂时不必上朝了。

其他大臣面面相觑,但其实心里都明白,三皇子着这摆明了就是想要撸了那几个人的乌纱帽啊!

所以如此雷霆手段下,其余人闭上了嘴,不再质疑一句了。

毕竟……皇上能不能醒来还未可知,三皇子就如此把持了朝政。

这里面的猫腻……

朝堂上的大臣不敢再深想了。

只是在退了朝后,有几名重臣没有出宫,而且前往了干明殿,说是想要见一见皇上。

但皇上没见着,只见着了一脸愁容的元贵妃。

几人都是保皇党,是皇上的心腹,自然是能猜到皇上心中的打算的。

他们将今日朝堂上的事告知给了元贵妃,后又担忧地询问:“……不知皇上到底是出了何事,怎会数日不上早朝?”

“三皇子以孝为名,要把持朝政了……不知此事该如何处理?”

元贵妃早就得知了三皇子表示要监国的事。

她闭了闭眼,心力交瘁地应道:“太医们翻遍了医术,都无法诊断出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如今本宫守在干明殿,一刻也不能离开。外边的事还望各位老大人多费心看顾一二。”

“至于姜恒监国的事……本宫会知会赵将军一声。”

元贵妃的生父是驻守边境的老将赵将军,在结束了支援今州战事后,他已经带着手底下的兵赶回了闵州。

听元贵妃这意思,若是三皇子有任何异动,便会请赵将军领兵入京护驾……

明白这一层后,几人心中的忧虑少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