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废相(第2/7页)

都和离了,自然不想见到对方,还是趁机赶出京城为好。

小皇帝只好应下声。

此事算是揭过了,明日送先帝入帝陵,众人简单说了几句后便散了。小皇帝留下明祎,将其他人都赶了出去。

小皇帝引着明祎坐下,两人对坐,他先开口:“阿姐,我知你喜爱顾锦桓,臣帮不了你,但可以帮你给他铺好锦绣前程。”

明祎道:“陛下,你为何推恩顾锦桓?臣与他并非一体。”

“阿姐,朕对不住你。”小皇帝垂下脑袋,“真的,朕对不住你。”

“陛下,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顾锦桓不必还朝了,令他回故乡。臣这辈子都不想看到他。”明祎叹气。

小皇帝不解:“您喜欢他,为何要放手,是不是、是不是意识到哪里不对?”

他很紧张,对上阿姐平静的眼眸后蓦地想起先帝临去前的一句话:明祎是雄鹰,必先折断她的翅膀,再给予帮助,那时,她才会死心塌地辅助你。

他浑身颤了颤,说道:“我、朕会保护他的。”

“陛下,你在说什么呢?”明祎轻笑,“莫要害怕,臣在,会让您坐稳皇位。”

本是安慰的话,小皇帝却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无精打采,明祎似是明白什么,沉凝良久,起身退出大殿。

她回首看了一眼寂静肃穆的殿宇轻笑,慢慢地走下御街。

从她十几岁入朝,至今十四年,每日来此,风雨不歇,似乎成了一种习惯。

回到辅政堂,张明浅等人久候,倒是不见了平东王与汝阳郡王,众人各自说话。明祎入内后,众人都安静下来,神色肃然。

杜衍在翻着文书,骤然安静后抬首看过去,果见明祎徐徐走来。

明祎落座后,张明浅先开口,说了几件要事,诸人商议,最后再作定夺。

明祎如往常般依旧不开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神游天外。

商议至午时,小会议散了,杜衍整理文书,明祎身形始终没有动,杜衍上前,瞧着她面上淡漠,忍不住开口:“你若真想就去寻她。”

“我在想,汝阳郡王如何知晓顾锦瑟的身份?”明祎神色清而冷,直起身子,淡淡地看向杜衍。

杜衍心口一颤,“不是我,顾家上下那么多人呢。”

“不,顾家贴身伺候她的婢女只有一个人,其他人都不敢随意靠近她。知晓她身份的还有张明浅以及失踪的潆茴。”明祎否决她的说法。

“你的意思是潆茴或者张明浅?或许是她的同僚吗?知晓你们和离了,迫不及待的去举发?”杜衍继续猜测。

“若是举发也是去御史台,怎地就到了汝阳郡王处?”明祎冷笑。

杜衍一噎,“你准备怎么办?”

“自然去找潆茴,对了,你记得盯紧欧阳府邸旧址。我觉得先帝的驾崩,似乎不寻常。”明祎道。

“这……”杜衍不敢问了。

两人复又说了几句,杜衍神色凝重地离开。

明祎一人在殿内翻看奏疏,看了几本,索性将奏疏放下,心神不宁,午间阳光炙热。

站在廊下望向天边,心中烦躁,目光中出现惆怅。

明日便是初八了。

六月初八,她的生辰。

她略一多想,心中揪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那朵停滞不前的云朵,云似一朵笑脸,笑意盈盈。

笑起来多好看,与顾锦瑟一样傻气。明祎拧眉,又想起顾锦瑟。

她索性不去看了,朝西宫走去,走了一个多时辰此走到西宫。

贵妃刚搬进来,宫人们正在收拾配殿,贵妃一袭白衣坐在殿外,指挥宫人们干活。她徐徐靠近,贵妃眼前一亮。

“明相,稀客。”贵妃站起身来,“还没吃午饭吧?”

明祎颔首,贵妃立即让人去端些果子,自己与明祎一道坐下,“心情不好?是不是觉得失落,哪里都是顾主事的影子?”

明祎不答。

“过些时日就好,让自己忙起来,什么事情都会忘了。”贵妃劝慰,可瞧见明祎始终无法展开的眉眼后,只好说道:“明祎,有时候该大度些。”

明祎突然笑了,“好。”

贵妃被她笑得心中发酸,“有些事情该忘就忘,人总该往前看,何必为了些小事让自己不快,人啊,应该通透些,自己活得高兴就成,天地间那么大,那么多人了,为何就你一人难过。”

明祎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贵妃,臣还有事回殿。”

“我说错了吗?”贵妃疑惑,难道不是明祎不给顾锦桓纳妾才和离的吗?

明祎只坐了片刻,果子都没有端上来就走了,慢悠悠地走回去,殿内又有人在说话了。

她不想进去,转身离开,默然出宫,望着门口的相府马车,她没有停留,直接登上马车。

回到府里,她脱下厚重的公服,着一身素净轻便的裙裳去了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