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第2/4页)

杨肃:“这正是奇怪的地方!马车被战壕坑了,那车中下来十几个壮士,唔,还有侍女。他们围着车转了一会儿,也不吭气,就默默去推车轮,想靠自己把车抬出来。

“咱们弟兄在城楼上看半天,见他们没有求助,咱们心里却不踏实。”

杨肃收了笑脸,低声:“大帅,若是贵族男女出行,遇到这种情况,必然表明身份,要我们帮忙推车。若是不敢与我们对阵的,也不应有能力来十几辆马车。

“我方才去数了数,发现有一辆车,从头到尾没有人下来。

“大帅,你说这会不会是……西狄那边搞什么阴谋?会不会要把什么奇怪的机关运进城,然后将我们一网打尽?可这么大张旗鼓……也不应该啊。”

博容思忖一二。

他说:“你负责此处百姓搬粮食,我带人去看看。”

杨肃说了好。

杨肃又迟疑着和博容商量:“粮草给了百姓,军中怎么办?”

博容笑了笑:“我心中有数。”

杨肃立即放下心。

博帅温和沉静,不像别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浑身杀意。这样的将军,总是起初让人心里嘀咕,但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中,谁不信服博帅?

博帅心有丘壑。

不然,也不会陇右军多次被西狄算计,多年前还需要张行简去谈判,而益州军在没什么门路的十多年中,一直稳稳守着国门,不让西狄占一丝便宜。

博容带着人出城。

雪纷纷然,为他的藏青色战袍染上一层霜白色。

巴蜀之地的雪细薄而软,又不常下,与东京的鹅毛大雪不同。在此生活多年,博容依然有一种时光流错的恍惚感。

博容到城门前,果然看到了杨肃说的那些马车,以及推车的人。他停顿一下,上前与那些推车卫士交流,言辞妥当,和善平静,并报上益州军的名号。

推车卫士中的领头人站出来,问:“益州军?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领头人平视博容,听到益州军的反应稀疏平常,并用打量的眼神上下看博容,似在判断博容够不够资格与己方谈话。

这般轻蔑的俯视态度,惹得博容身后的几位军人勃然大怒。

博容抬手制止同僚的怒火,向对方自报家门:“在下乃益州军统帅,博容。”

对方一怔。

那卫士头领脸色几变,瞬间变得恭敬,道:“博帅?原来是博帅……你稍等。”

他匆匆向身后的那些马车走去。博容看得分明,他走向的,是杨肃所说的那辆,从头到尾没有人下来的马车。

帮忙推车的卫士、侍女,目光都若有若无地落在博容身上,悄悄打量他。

博容坦然受之。

雪花扬洒,天地起雾,边际的云层更深,一层肃冷随风袭来。

博容看着卫士所站的马车方向,车门终于打开。一只纤白柔润的女子手搭在卫士腕上,慢慢伸出车帷。

接着,一个美人披着灰青色斗篷,在卫士与侍女的搀扶下走出车厢。风雪轻扬,斗篷绒毛摇晃,兜帽被吹落,一张明艳至极的女子面容,便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李令歌的长睫,被飞雪溅湿。她微微一缩眼,动作轻微地向后躲一下,似被潮冷吓到。但是退缩只一下,她便停下来。

这位帝姬噙着笑,手扶着自己的兜帽,向博容的方向望来,目光盈盈。

风雪在二人之间弥漫。

众人不知这女子身份,只为她的美丽高贵而震撼,猜这女子身份不同寻常,寻常人家哪有这通身的气派?只有博容安静地立在原处,平静地接受她的出现、到来。

李令歌徐步向前多走两步,袅袅弯腰,抬手相并过头顶,向他行师徒大礼。

博容淡然地受此礼。

帝姬身后的随从们则面面相觑,心惊肉跳:他们从来见帝姬的风光,见帝姬将少帝都不放在眼中,何时见帝姬向旁人行这么大的礼?

这人、这人……他们跟着帝姬来益州,却不知帝姬的目的。

李令歌浅笑:“容哥,好久不见。”

博容身后的军人们齐齐吸气:容哥?

博博博帅多年不婚,难道就是为了这桩风流债?可这女子到底是谁?!

她并未解释她为什么向博容行礼。

博容也只是看着她而不语。

她稀疏平常地表达着故人重逢的欢喜,目中光华点点,喜悦并不作假。她含笑立在原地,仿佛遗忘两人之间所有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她仿佛遗忘了多年前最后一面时,她如何心碎欲裂,如何看着他浑身失血地怅然倒地,如何掩面哭泣……

当年那个十五岁的面对命运茫然无助的李令歌死去了,活下来的,是早已习惯一切、接受一切、对命运泰然自若的安德长帝姬。

她不提当年任何事,作着面对他的欢喜状,也不见久别重逢的过余震惊、喜极而泣,抑或怨愤不平。偶尔的失态,东京的无状,皆被她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