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2页)

唐母叮嘱着唐父道。

“知道了,家里的事儿你别操心,多看看大丫头,多问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眼瞅着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唐父心里也惦记着呢。

南瓜饼做好后,元蛋去把阿壮喊过来一起吃不说,还给大堂嫂送了几个过去,说是给她肚子里的小宝宝吃。

结果大堂嫂吃完没多久,就发动了。

唐母让唐文慧带好两个孩子,接着便带着封映月他们过去帮忙了。

房里的事儿封映月帮不了什么,可帮着烧水还是可以的,得知大堂嫂还想吃东西,还麻利地给对方下了一碗面条。

大堂哥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整个人都很焦躁。

不说他,其他人也焦急地等着,毕竟算着日子应该是下个月,忽然提前了。

家里倒是准备了些东西,不过大伯他们是准备把人送到卫生站生的。

好在家里的婶子伯娘都是有经验的,下午三点,孩子出生了,是个小姑娘。

唐大伯乐开了花,他就想要个孙女,大伯娘和唐母她们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沾了血的床单被套,全部换了干净的,孩子被包得好好的放在大堂嫂的身旁。

她瞧着精神不错,脸上还带着一点细汗:“手脚都好吧?”

“好着呢,”唐母眉开眼笑地点头,“小家伙很有力气,哭声也响,你也听见了。”

“是听见了。”大堂嫂闻言也笑了,只要孩子健健康康,那比什么都好。

唐三婶将门口放着的热水提了进来,然后和大伯娘一起帮大堂嫂擦了身子,因为刚生了孩子,还会排一些东西出来,所以还用之前准备好的棉布裤带子给她穿上。

其实就像是卫生裤,只不过是棉布做的。

等一切都收拾好了后,唐母把床罩放下,挡在大堂嫂面前,接着大伯娘把门打开透了几分钟的气,这才关上。

屋子里的血腥味一下就散开了。

大堂哥火急火燎地进来,唐母等人出去,让他们说说话。

封映月这会儿也忙完了,和唐二嫂一起坐在大伯家的火房里取暖。

唐文生几个年轻男人,这会儿拿着喜糖在队里四处发,这也是老家的乡俗,家里添了孩子,就和结婚似的,往别家发喜糖,顺带说起家里添了什么人。

没多久,唐大伯家又来了不少人,都是接了喜糖后,提着东西来看孩子的。

其中送鸡蛋的最多。

封映月他们回到家后,唐母数了数家里攒下的鸡蛋,其中还有过年时买回来的。

“一共六十三个,给你们大姐送过去三十个,还有三十三个,二十个送给你们堂嫂,剩下的家里人吃一些。”

二十个也不少了,毕竟别家送来的也只有一两个。

家里人对唐母的安排没有话说,很快就送了过去。

唐母和唐二嫂又把家里元蛋小时候穿的衣服,一一收拾了一部分出来,“都是好的,棉布的。”

剩下一部分放着,等家里添了孩子后,再给孩子穿,寓意健健康康。

第二天三人去唐大姐家时,便说起这个事儿,唐大姐笑得不行:“我昨儿还和婷婷她爹提起这个呢,说不知道啥时候生,不想昨儿还真生了!”

“是啊,生得也算快,大人孩子都没受啥罪。”见唐大姐面色红润,肚子虽然比一般人大一些,可到底是控制得好,没有因为想要肚子里的娃营养好,就让做娘的使劲儿吃,就这一点,唐母都十分感激亲家他们看顾得好。

“对了,”唐大姐忽然想起王建国之前回来提过五婶子的事儿,便问起对方,“咋样了?”

“她不听大夫的话,觉得把坏死的胳膊切了是坏事,所以当时没有动,只拿了药吃,结果没几天就到了肩膀那都疼,又给送到县医院去了,最后不仅切了,还比之前预计的切得要多。”

封映月说起这个五婶都觉得头疼:“现在住在她亲家家里呢。”

“也闹腾呢,把一切都怪在儿媳妇儿和亲家身上,说不是他们不接她过去过年,这手也不会被切了。”唐母也跟着摇头。

唐大姐听得眉头紧皱:“咋的,她当自己是大佛啊,得一请再请?自己不听劝,还赖上别人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