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3/3页)

如果当真是别国军人假扮的马匪,那他就更不客气了,平川军从不侵犯别国,不代表有仇不报。

敢打平川专列的主意,呵呵。

楚溪客一刀砍断一根驴大骨。虽然心里很气,但也没耽误他好好煮肉,毕竟驴肉难得,需要尊重一下。

于是,楚溪客十分“尊重”地选了一条驴后腿,大块大块的腱子肉养眼极了。

好在驴肉几乎没有腥臊味,即使没有骟过也没关系。不过,为了最大限度地祛除杂味,楚溪客还是用冷水足足泡了两个时辰,这才焯水去浮沫。

焯过的驴肉再次放到凉水里泡一泡,收紧肉质。同时飞快地炒个糖色。

按照楚溪客的习惯,糖色炒好后不放驴肉也不放水,而是盛到碗里备用。

铁锅洗净烧干,放油,炒香辛料,等到香辛料稍稍炒出香味,便放上楚记自制的甜面酱和黄豆酱。

酱放进锅里后需要飞快翻炒,不然容易糊锅,等到酱料和油混合到一起后就可以放水了,最好是温水。

然后往锅中加入花椒、肉蔻、草果、乡野、□□、陈皮、小茴香、山楂干……楚溪客跟西域商人做生意,香料换回来满满一库房,完全不用心疼。

这样煮出来的就是卤水了。卤水煮开之后就可以把先前炒好的糖色放进去了。

最后再放驴肉。驴肉放入之后,先是大火把锅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地炖上一个时辰。

这里有个小窍门,驴肉炖软之后再放盐,这样卤出来的肉更鲜嫩。

还有,关火之后不要着急吃,耐心地让肉在卤水里泡上一宿,切碎了夹到热腾腾的火烧里……

楚溪客馋得觉都没睡好,一晚上起来偷吃了两回。

煮驴肉的功夫,楚溪客也没忘记做正事。

他让人从那些还活着的驴子里选了一头看上去最年长也最狡猾的,放回出事的山谷,让驴子自己跑。

同时,他又派了一队特种兵悄悄跟在后面,看看那头驴到底跑去哪里。

第二天一大早,楚溪客顶着两个黑眼圈爬起来烙火烧,虽然脑袋蒙蒙的,胃口却很兴奋。

为了烙出正宗的马蹄烧饼,他还连夜改装了一个吊炉。吊炉的用法和围炉锅盔炉差不多,只不过锅盔是贴在炉子周边,吊炉火烧则是贴在炉顶。

底下放果木炭,让木炭的温度把炉子烤热,热腾腾的炉顶就能把火烧烙熟。

全家人都很惊奇:“火烧就这么倒挂着贴在炉子顶,居然不会掉下来!”

而且,贴着炉顶的那一面还很劲道,且不会烤糊,另一面则沾满了芝麻,又薄又脆,即便不夹肉直接吃都很香,更别说夹上卤了一宿的驴肉。

想象一下,酥脆的烧饼夹着香软的瘦肉碎,偶尔还能吃到一块弹滑的筋腱……

根本不需要放辣椒香菜之类的辅佐,因为驴肉本就精瘦鲜香,想找一块肥肉都不容易,稍稍咬上一口,驴肉的鲜香和碳水的美味融合在一起……

楚溪客一口气吃了两个,肚子都鼓起来了。

正要伸出小爪子去拿第三个,特种兵就回来复明了。

“果然如殿下所料,那些马匪是吐蕃兵假扮的,并非正规军,而是驻守矿山的民兵……”

楚溪客看着特种兵风尘仆仆的模样,连忙夹了个火烧递给他:“不着急,边吃边说。”

特种兵守着规矩,只恭恭敬敬接到了手里,没有吃,继续回道:“属下一路跟着那头老驴,看到它在一处矿山停下,守门的民兵显然认识它,放它进去了。”

楚溪客点点头,边吃边问:“什么矿山?在哪个方位?距离平川多远?”

说到这个,特种兵显得有些兴奋:“在平川西南,距平川专线不足百里,只是地势隐蔽所以一直没被发现……对了,是铁矿。”

全家人不约而同地停下咀嚼的动作,齐刷刷看向楚溪客。

楚溪客咬着一口火烧,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