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2页)

住宅的设置类似于现代的街区,一个“号”就是一个小区,民宅在中间,皆是坐北朝南,规规整整。外围盖一圈朝向街道的二层小楼,用于开设店铺,类似于现代的“底商”。

除了东区和西区之外,王城以南还有一大片地方,同样划分成三个区,分别称为中一区、中二区、中三区。

中一区紧挨宫城,用于驻军;中二区在平川城的正中,集中修建佛寺、道观,以及驿馆和邸店。

楚溪客特意在中三区留出一片地方,用于牛、羊、马等大型牲畜的交易,冬季雪灾的时候还能收留受灾的牧民。

酒楼、食肆、杂货铺等百姓日常所需的店铺每个街道都有。噪音大、影响城市卫生的行当则安排在专门的街道。

比较特殊的就是医馆、学堂、武侯铺,按照楚溪客的要求,固定设置在了每个居民区的四角,有且必须有。

楚溪客一早就颁布了一项优惠政策,在平川城内开设医馆、药铺、学堂不仅不收房租,每个季度还有补助,并有武侯轮值,保障治安。

此刻,百姓们正聚在一个空置的学堂前,热烈地讨论着。

“听说了没,学堂里不仅收男娃娃,还收女娃娃!”

“我怎么听说,不仅收娃娃,多少岁想上都行呢?”

“行是行,但不是在这里,而是咱们平川王殿下专门叫人开设的‘成人班’,说是在忙碌之余补习知识,还教手艺。”

“这敢情好!让你家三妞儿上去呗,那孩子打小就机灵。”

“我也想呢,又觉得男男女女在一处上学实在不像样……”

“天爷爷,这话可不能说!没听说吗,一个大官就是因为说了这个,当场就被平川王殿下解了官职,赶回长安去了。”

“……”

其实,楚溪客犹豫过,要不要把男学和女学分开,这样百姓们还容易接受些。

没想到,反而是向来稳重的姜纾提出反对意见:“既然想做这件事,那就从根源处做到位。倘若此刻把男学、女学分开,将来科考时是不是把男子可考的官职和女子的分开?再往后,到了朝堂上,是不是女官和男官也要站成两排,甚至女子根本没有站在人前的机会,需要拉一道帘遮上?”

一番话,把楚溪客说得一愣一愣的。

贺兰康却笑了。

曾经那个目无下尘、宁折不弯的姜氏小郎又回来了。

他不再故作圆融,不再小心谨慎,他可以像父兄还在时那样,肆意地说自己认为对的话,做应该做的事,不打一丝折扣。

这是平川城给他的底气,是他们的小崽崽给他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