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3页)

他又想到穿书之前住在廉租房的那个他,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他就每天跑到大学城打工,捡瓶子,收废品,一毛钱一毛钱地攒够了大学的学费。

因为无意中听到一位过来买鸡蛋灌饼的大学教授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会见识到不同的人生。”于是,他就在心里默默定下了“攒钱、上大学”的目标,而不是“收废品、娶媳妇、生娃、收废品”的循环。

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那时候的生活和别的孩子相比有多清苦。但是,因为生活很简单,目标也很单一,不会跟别人攀比,也没时间胡思乱想,就不觉得苦。

相反,和桑桑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单纯、最平静、最值得感恩的时光。

……

楚溪客一路走,一路想着这些过往。

桑桑像前世那样乖乖地窝在他怀里,偶尔遇到好玩的东西就抬起小脑袋瞅一瞅,也会招呼楚溪客一起看。

仿佛真的回到了曾经简单又容易满足的日子。

楚溪客就这样慢慢寻找着自己的初心。不知不觉走了很长一段路,一直从平康坊走到了西市。

西市比东市要热闹许多,穿梭往来的行人也各有特色,有衣着华丽的波斯商人,有装扮美艳的胡姬,有高大的突厥遗民,还有戴着白色小帽的回回人……

楚溪客被一口热气腾腾的锅吸引,不知不觉就坐在了人家的摊位旁。

摊主是位身形高挑的婆婆,细眉长眼,鼻梁扁平,脸颊染着两坨殷红,一看就不是中原人,又和楚溪客见过的寻常汉人婆婆一样慈和周到。

“小郎君可是要吃秃秃麻什?这边坐吧,你这细嫩的皮肉,莫被水气灼伤了。”

婆婆说着,就把自己身边的草墩子递给了楚溪客,许是担心脏,还细心地垫上一块干净的麻布。

楚溪客笑呵呵地道了谢,大大方方地坐上去,乖乖等着吃秃秃麻什。虽然,他根本不知道“秃秃麻什”是什么。

婆婆一笑,本就细长的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缝,和眼角的纹路连在一起,仿佛说尽了岁月的风霜。

她用外族语说了句什么,楚溪客没听懂。

“约莫是夸我的话了!”楚溪客愉快地做出决断。

“执失婆婆在夸小郎君很乖很讨喜,像是部落神像中的小金童。”旁边一位卖兽皮的妇人温和地对楚溪客说。

“我猜也是。”楚溪客笑着搭话,仔细一看才发现,对方四肢纤细,只有肚子高高地挺起来,竟是位孕妇!

说起来,他穿书快一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孕妇。即便寻常人家妇人怀了胎也多是在家安心养着,鲜少有出来摆摊讨生计的。

看着妇人苍白的脸色,楚溪客也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只得暗搓搓把草墩往外挪了挪,帮她挡住来往的车马和骆驼。

妇人瞧出他的好意,冲他笑了笑。

楚溪客抑制不住好奇心,往那个圆滚滚的肚子上瞄了瞄,生怕人家觉得他是个登徒子,又飞快地把视线挪到执失婆婆那边。

妇人笑意更深,轻轻抚摸着凸起的肚子,消瘦的脸上满是温情。

楚溪客没有再看她,因为他完全被执失婆婆的动作吸引了。

原来,秃秃麻什就是麻食子!

不,也不完全一样。

他在现代吃过的麻食子是用小麦面粉做的,配菜有肉、香菇、木耳、土豆、蒜薹、西红柿等,一锅烩下来,热闹又美味。

眼下,执失婆婆这边食材却有些匮乏。

麻食团子是用杂粮面做的,这样比精白面要便宜许多;配菜也是豆腐、咸菜、秋葵和萝卜缨等野菜,这些菜市场上根本没卖的,因为人们都是在院子里种或者去路边揪。

但执失婆婆的动作十分麻利,甚至可以称得上优美!她可以同时用两个拇指搓麻食,一下子就能搓出四个!

麻食搓好之后,就要放到锅里煮。煮到六成熟的时候,就能放配菜了。

虽然配菜匮乏,但执失婆婆在炒配菜的时候巧妙地加了两小团油渣,一锅平平无奇的素菜顿时变得喷香。

楚溪客默默地吞了下口水。

执失婆婆一边翻炒一边热情地介绍:“用油锅煸一煸,比直接丢到开水里煮味道更好,这种法子叫‘炒菜’,小郎君是不是没见过?我也是跟着别人学的——平康坊那个楚小郎君,你听说过没?就是他,独创的这个法子。”

楚溪客顿时笑起来。

平康坊的楚小郎君,不就是他嘛!也对,炒菜的法子是宋朝才有的,如果没有他这个变数,这个时代的烹饪方式确实没有“炒”这一项。

倘若他身后有个尾巴,此时已经得意地摇起来了。

等到那碗热腾腾的麻食端上桌,“尾巴”摇得更快了。

好吃!

比他之前吃的都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