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3页)

“烤架也是按照小郎君的图纸打制的,一共三套,烤串的,烤菜的,烤鸡烤鹅的,若非炉台不够大,整只羊都烤得!”

能亲手做出这么一个新奇又实用的炉灶,铁匠也是欣喜的,单是这么介绍着就容光焕发,仿若将士们打了大胜仗。

楚溪客笑盈盈地恭维道:“还是师傅手艺好,我都没想到成品出来能这么完美。”

“不不不,要不是小郎君的图纸精妙,单凭我这脑子是万万想不出来的。”铁匠师傅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看,能不能把这图纸卖给我,这套炉子就不收钱了,我再倒找你三吊……”

这话倒让楚溪客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专利”一说,就算铁匠师傅不买他的图纸,擅自打出一模一样的烤炉拿出去卖,楚溪客也只能吃下这个暗亏,即使告到衙门里也没人管。

“师傅这般讲道义,我也不好挡了您的财路,不然这样,三吊钱不必给我,这套炉子我就白要了,权当拿图纸跟您换的,可好?”

铁匠师傅皱眉:“这不成,我一个大老爷们贪你一个小娃娃的便宜,说出去我铁老三还在不在这行混了?!”

这大嗓门,把楚溪客吓了一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吵架呢!

楚溪客只能退了一步,烤炉白拿了,钱没要,不过,往后再打什么东西铁老三只收成本价。说实话,恐怕比三吊钱还划算。

铁老三还告诉楚溪客,不用担心这炉子被人模仿,没他铁老三点头,满长安的铁匠没人敢动锤,这就是铁匠们的行规,比衙门的律令还好使。

真好。

楚溪客挑着沉甸甸的扁担,美滋滋地到了平康坊东门。

已经临近傍晚,现在摆摊卖的就不是早点,而是夜宵了。

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这可是平康坊,越到晚上越鲜活,秦楼楚馆灯红酒绿,文人学士觥筹交错,坊门一关,该怎么热闹就怎么热闹!

东门附近摆摊的还是早上那批人。

彼此对视,双双喜笑颜开。

“楚老弟可算回来了!自打没了羊肉夹馍,咱们这生意都跟着冷清许多!”

“来来来,地方还给你留着呢!”

“书读得怎么样了?可是被夫子赶出来了?”

“那不能够!”

楚溪客一边打扫着地方一边笑盈盈地跟摊贩们搭话:“小弟我聪明着呢,已经背过好长一大段了,什么大学的理想,是为了彰显光明的德行啊,要记得亲近百姓啊,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情啊,还有,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也很重要!”

他嘿嘿一笑:“最后一句是我加的。”

有人扬声道:“咱们倒觉得,还是楚老弟加的这句最实在!”

大伙一通笑。

这番对话若是让正经文人听到,八成会嗤之以鼻,但摊贩们却十分买账。

楚溪客仿佛天生就有这样的本事,总能以让人愉悦的方式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打好交道。

烤炉安装完毕,一应食材摆放整齐,新打制的牌子往旁边一杵。

“楚记小烧烤重新开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羊肉夹馍买一送一啦!”

“另有:烤肠面筋羊肉串,鸡皮鸡胗鸡米花,开业前三天,全部挥泪大甩卖!”

“素菜两文一串,肉菜三文一串,没带钱也无妨,过来道声恭喜咱也能尝尝鲜喽!”

“……”

一通喜气洋洋的吆喝下来,吃过的没吃过的都来了。熟客们听说羊肉夹馍买一送一,一口气买十个的都有。

原本,还有人担心楚溪客打着买一送一的名头私下里偷工减料,没成想,不仅没减,楚溪客瞧见是熟人,还时不时塞个丸子、添块鸡心。

一时间,客人们受用得很,原本没打算买那些脆皮肠啊,鸡米花之类的,如今承了楚溪客的情,反倒忍不住掏钱支持了一下。

一口咬下去就发现,这钱掏得值,面筋怎的如此劲道?鸡皮这玩意也是相当好吃啊!

重新开业第一天,楚记小烧烤就卖了个火爆。

钟离东曦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楚溪客忙得脚不沾地,却依旧笑容满面的模样。

冷不丁就想起了前两日那个“梦”。

那日,世家子弟们齐聚东宫,射箭比武,正是为了参选太子伴读。那个帮他教训楚老二的小娃娃,不就是高高在上的小太子吗?

小小一个人儿,瓷娃娃似的,明明话都说不利索,却鼓着小脸凶巴巴地把楚老二骂了一顿,然后转过头,脆生生地命令:

“要选你,做伴读,给我牵马,喂饭,还要、还要暖床!”

钟离东曦不禁笑出声来。

突然发现,在那些令人厌恶的过往中,也曾有过那么一两个碎片,在他浓稠又黑暗的人生中闪闪发光。

此刻,钟离东曦站在阴影中,看着灯火阑珊处欣然忙碌的楚溪客,眼底漫上丝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