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男人在那头轻笑:“好,我很快就回去了,等会儿看你的劳动成果。”

放下了电话的男人,疲惫地靠在黑黢黢的岩壁上,默然不语。

在他身边,是上次和他一起去见法医的张小闲。

张小闲是个奇人,一张脸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却总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桑思逸在得到祁镇“本地墨玉”的消息后,立刻通知他过去调查。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他走访了附近的十几个乡镇,竟然真的让他找到了线索。

从一户村民家里,他居然还看到了当年村民和桑若燕的合影。

合影用的是老式傻瓜相机,照片的右下角,清晰地标明了拍照的日期时间,正是桑若燕去世的前三天。

桑若燕是为了那种“墨玉”而去的。

当时民间传闻,祁镇发现了值钱的宝石,很多人都跑去考察。

桑若燕喜欢探矿,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收拾行装,也去了祁镇。

这在桑若燕的生活中,是极为普通的事情。但对于陈庆延来说,却不是。

早在两个月前,他在外面有女人的事情被一个竞争对手捅到了桑若燕面前。

这位飒爽洒脱的女性,并不像一般的妻子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反而很冷静地进行了调查,并去见了那个女人一面。

去的时候大概还想着挽留,但当他看到那个比自己儿子只小两岁的私生子时,一切已尘埃落定。

从外面回来的桑若燕表情平静。十年貌合神离的婚姻生活早已浇灭了当年的热情与冲动,这个结局似乎是早有预料的,只是到来的时间无法预料而已。

临走时她对陈庆延说,我们没有必要折磨彼此,好聚好散吧。等我回来,咱们再谈离婚的事情。

但她没能回来。

她的尸体在百里外的山谷被发现,与泥石流浑浊的沙石混在一起,额头上却有祁镇山洞中这种“墨玉”的伤痕。

根据村民的描述,他们来到了这处山洞,桑思逸甚至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找到了桑若燕的一只钢笔。

笔身早已锈蚀损坏,却依然能辨别出笔尖上镌刻的“若燕”二字。

“老板,咱们不能再深入找证据了,这些应该由侦查机关来完成。”张小闲劝着。

“我知道,”桑思逸走出岩洞,“侦查程序你比我熟,该报警配合的,你只管去做。再就是,买矿石的那条线索要继续查,从那里牵出来的人会很关键。”

他顿了顿:“这几天你辛苦了,又碰上过年,费用给你们加两成。”

张小闲谦虚道:“没什么,就是要趁着过年的时间,农村里很多人回来了,人杂口也杂,这才好打探消息。我们做这个的,过年什么的,倒是旺季。老板您今晚是在村里歇了还是……”

“不了,”桑思逸朝外走去,“我还得回宁县去。”

还有一只小兔子,在临溪村抓着泥鳅等我呢。

抓泥鳅的小兔子很郁闷。

他记得小时候,水田里的泥鳅很多的。

那个时候他个子不够高,“鱼梳”拿在手上挥不动,都是大人们用鱼梳扎泥鳅,他就举着小桶在旁边装。

出国学习这好几年没回来,今天终于能玩一玩鱼梳,却发现这玩意根本不听他的话。

连丁点大的玉石都能雕刻的手,握上抓泥鳅的工具,居然不灵活。

他气死了。

在第五次让一条泥鳅逃脱之后,林酝干脆走回了田埂,在一旁坐了下来。

“你不抓了啊?”裴诩铖在一旁笑。

“不抓了,好累,我歇会儿。”

“行吧,那我去了。”

看着裴诩铖的手电光走远,林酝舒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手机。

思逸哥还没有消息,事情很棘手吗?

他过一会儿就看看手机,再过一会儿又翻翻微信,心里静不下来。

一直到了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感觉有人从身后抱了过来。

男人还带着沐浴露的淡淡香气,皮肤泛着潮,抱他却抱得极紧。

林酝弯了弯嘴角,翻过身去,把头贴在他的颈窝上。

“思逸哥,想我了是不是?”

“嗯。”

“我今天也好想你。”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每天都见不同的人,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吃饭。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姨小姨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林酝从来不知道,自己居然有这么多亲戚,简直忙得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而作为新婚夫夫,桑思逸更是被列为重点喝酒对象,林酝有些牙酸地看着他和人喝酒,感觉这几天他喝的酒比自己这辈子喝的都多。

好不容易到了初六,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林酝终于有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和桑思逸一起坐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

“小桑啊,你来一下。”姥姥的声音从二楼的小客厅传来,桑思逸忙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