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更难的赛场(第4/6页)

何洲的脸色有点苦:“难道就我很少遇见这种浪吗?我就不信这里所有人都经常冲这样的浪,换个时间比赛又怎么了,非得今天比不可吗?”

财教练安慰他:“至少大家面对的是相同的环境,一定有人有丰富的经验,但也一定有人和你一样,比赛条件就这样了,大家都可以,你也要克服。”

唐隽听见,问杭峰:“很难吧?”

杭峰说:“浪高并不是大问题,而是有不成形的管状波,我们无法在管里滑行,就必须面对浪尖拍打下来的复杂环境,已经有点危险了,更大的问题是能够发挥技巧的地方减少,这样的浪,完成两个技巧已经极限。”

唐隽若有所思:“那巨浪的比赛标准是什么?”

杭峰说:“敢于面对巨浪就已经赢了一半,能够在浪上一直冲到岸边就已经赢了剩下一半,巨浪是不需要做技巧的……”

简反对道:“现在内卷挺厉害的,去年的冠军就在巨浪上做了技巧,今年估计会更多。”

唐隽问:“巨浪上做技巧会很危险吗?”

简想说当然!巨浪的倾斜度很大,一旦脱离水面的粘性,很有可能就直接摔下去。但这段话被杭峰用眼神制止了,继而明白了这两个小孩儿的心思。

一个担心到不行。

一个不想让对方担心。

哎呀呀,要说这只是单纯的友情,啧啧啧!

1000米很短,唐隽还没有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担忧,杭峰也没能更有说服力地证明并不危险,他们就已经到了不得不分开的时候。

“世青赛”的观众很少,建在岸边的观众席多是亲友团和教练员,唐隽过去的早,捞到一个前排的位置坐下。

其他人则停在签到席签到。

赛程安排已经贴在了公告栏上,杭峰作为资格赛的第一名,依旧被安排在A组。路易则是在B组,在决赛前他们都不会遇见。

冲浪赛虽然没有“种子”的说法,但也会避免排名靠前的选手提前相遇,剩下的就完全是机器的随机分配。

“X-games”为了保证比赛的精彩,这个部分可能会有点儿“暗箱操作”,但“世青赛”不会,常规赛场即便始终充满非议,但大赛方已经在竭尽所能的保证公平。

保证公平本身,或许对一些选手就是不公平。

就比如何洲和杭峰。

他们竟然都在A组的第一小组。

如果何洲不能保证一路的优胜,他会被杭峰更先淘汰掉。

何洲骂着“卧槽”,抹着脸叹气:“这什么运气啊,怎么和你在一组?!还比个屁啊!”

因为熟悉,何洲可以当面抱怨,而同组的其他人脸色都已经白了。

哪怕是第二小组的人,脸色也不是很好。

可以多进一轮,谁都不想更早被淘汰。在他们看来,有杭峰和何洲的第一小组简直就是“死亡之组”,毕竟何洲去年也拿过第七名。

“我在第一组,真是太倒霉了。”

“真可怜,我真是同情你。”

“不,或许不需要同情,我听见他们在说,杭峰恐高。”

“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

“他没有参加怒水红牛,有人昨天还查过怒水的报名名单,杭峰的名字可不在上面,倒是路易,听说拿到邀请名额,这里结束后就会去X-games,他是想要证明自己比杭峰强。”

“真羡慕,他已经开始极限挑战了。”

话题很快歪到一边,之前说自己倒霉的选手还在说:“杭峰怎么可能恐高?他的U型池也很厉害,三米多高的池壁加上飞跃高度也超过5米,就算他不去参加巨浪,也不代表他就恐高……”

然而并没有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甚至选择了刻意的忽略。

杭峰在资格赛上的表现太强了,还是“X-games”的明星运动员,作为同一时代的人,要说他们心里对杭峰一点都不嫉妒是假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弱点,可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就不能在美梦里多睡一会儿吗?

再说了,首先要面对杭峰的又不是自己,或许在杭峰到来前,自己已经被淘汰了呢?不如聊一聊“X-games”,这可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挑战的平台。

老实说,杭峰也觉得自己“怕高”这个传言很离谱,可架不住大家都这么传他,让他一时间觉得降智到都没有必要解释的程度。

比赛虽然晚了半个小时,但最终还是正常举行。

海上的风浪一直没有变化,迎面吹来的海风让人睁不开眼睛,杭峰在沙滩上拉伸身体做着热身运动,简和财教练在旁边看浪,当优质的浪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喊杭峰和何洲去看,也只有这样的浪,他们才能在上面有更好的表现。

终于,大赛开始,四个人一组的选手被叫到出发区。

这是一处用旗帜圈出的区域,彼此的间隔很大,大概有五米左右宽度的长方形区域。选手会夹着他们的冲浪板,按照小组1~4号从左到右地排列,等待发令枪响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