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3/3页)

文哥儿道:“我现在可是在练武的!”他说着还跳下地给王守仁嘿嗬嘿嗬地出了几拳,耍起小拳头来还真有点虎虎生风的感觉。

可惜王守仁上去给他轻轻一推,他就啪叽一下坐到地上去了。

文哥儿:“…………”

可恶,怎么可以以大欺小,他哥真是太坏了!

文哥儿气呼呼地改了口:“我让金生打他!”

金生从小力气就大,随着他去英国公府走了几趟,教习都夸他是练武奇才来着!

王守仁把气鼓鼓的弟弟从地上拎起来,告诫道:“反正你得小心些,可千万别落单了。”

文哥儿认真点了点头,第二天就把事情给“常客”们讲了讲。

得知那负心读书人被揪了出来,很可能读不成书了,大家自然都争相分享这个好消息。

呸,活该!

对于王守仁的担心,几个帮闲对文哥儿说道:“不怕,以后我们轮流送你回家,绝不叫那些存着歹心的家伙有可趁之机!”

左右长安街又离得不远,且他们平日里就没什么事干,接送一下小神童完全不成问题!

于是每到文哥儿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便有几个身材魁梧的帮闲缀在后头,尤其是那李大壮,更是每天都特别积极地跑来接人送人。

有些不知内情的人见了觉得十分惊奇,一打听才知道其中因由,众人莫不感慨一句“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也有些觉得这算得上是文哥儿的功劳:瞧瞧在王家小神童的影响之下,连这些终日游手好闲的家伙都有好起来的迹象了!

这事传到掌管通政司的工部右侍郎谢宇那儿,他便趁着假期约上下属元守直微服去文哥儿摊位前瞧瞧。

要知道他们通政司有两大要责。

一来就是抄录朝臣奏本公布出来,供所有官员查阅,以便官员们可以及时了解朝廷动向;他们不归内阁管,即使是阁老们有问题的奏章也会一五一十地公布出来,方便大伙对内阁进行监督,看看到底是皇帝在胡搞瞎搞还是你们这些阁老在胡搞瞎搞。

二来就是接受臣民的上书,不管是在职官员还是在野人员都可以往通政司投递文书,讲讲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者遭受的冤屈。当初王守仁十几岁就想要“上书皇帝”,想走的就是通政司的路子。

所以他们通政司有着了解舆情的职责。

这小孩儿是来抢他们通政司的活儿啊!

谢宇年事已高,本来已经不怎么管事,还是听儿子从国子监回来后讲起王家小神童的事才来了兴趣。

他当年也是神童出身来着,听着那些夸赞“神童”的话就感觉格外亲切。

作者有话说:

系统提示:一个新神童正在向你走来……

系统提示:新地图通政司正在加载中……

文哥儿:?

*

更新!还有两天,就是六月啦!

*

注:

①明朝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都很推崇神童,官路也比较顺畅

相关记录:【大理寺卿朱奎、太常寺卿任道逊林章、工部左侍郎谢宇俱以幼童荐,直内阁林,后官至从一品】

-

②别号滥于明:参考论文《表达自我的方式:明代文人室名别号研究》

-

③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出自《楹联丛话全编》清·梁章钜

【相传吾乡曹石仓先生学佺辞官归里时,闲行街巷,见一陋屋,柴门不正,柱上署桃符云:“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询知宅主,乃屠者徐五也。径入厅事,有二联,一云:“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云:“金欲两千酬漂母;鞭须六百挞平王。”先生为之惊然。徘徊间,徐五已回。与语,甚契洽,因定交。】

讲的是明朝一个大佬看到副对联,特别欣赏,引为知己!

-

④通政司:明朝一个上传下达机构,明后期被玩坏了(?)

词语解释:【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