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页)

以后他爹和他哥飞黄腾达,他要是不想受苦受累,大可以像那王钰以及那什么庄定山一样跑回老家去舒舒服服躺平啃爹啃哥,不必受这官场上的鸟气!

文哥儿这么一琢磨,小心脏也不再沉甸甸的,又开始跑去找他祖父下棋。一边下,他还一边和他祖父感慨:“您生了爹这么个好儿子,坐在家里就能封官!”

大明当官是可以往上追封三代的,儿子要是成了一品大夫,当爹的当祖父的也都可以赠一品大夫。

实打实的光宗耀祖没错了!

虽然赠的官职没什么含金量,可是写在墓志铭上看着多么响亮!

瞧瞧这躺赢的快乐,听得他都想生个他爹这样的好儿子了!

王老爷子:“…………”

迟早要揍这小子一顿。

你敢把这话去你爹面前说一遍?!

接下来两天王华他们都在忙殿试的收尾工作,一般来说御前读卷结束之后内阁会在当天内赶出黄榜,下令让各司筹备好明儿的传胪大典。

三月十八这天,文武百官整装出席对于新科士子来说十分重要的传胪大典,庄严肃穆地护送黄榜出宫门,贴到长安左门外的宫墙上。

文哥儿自觉自己积极参与了这次抡才大典,一大早也央着赵氏让自己出门去看看热闹。

过去瞅瞅黄榜底下人挤人,多好玩!

赵氏拿文哥儿没办法,只得叮嘱乳娘和金生好生看照好文哥儿,要是人太多决不能挤过去,省得被人潮挤散了。

虽说宫门外面不一定有人敢作奸犯科,可文哥儿真要落单了,说不准就被人抱走了。到时候她们找谁要人去?

乳娘与金生自是连声答应。

三人天没亮就出了门,想要占个好位置。本来他们长安街就在长安门外,出门又这么早,理应可以挤到前排才是,结果到了宫门外才发现张榜处已经人山人海。

文哥儿被乳娘抱了起来,才堪堪能看见前面是什么情况。

眼看宫门处还没什么动静,文哥儿便又挣扎着下了地,与金生嘀嘀咕咕地讨论起什么时候才能看状元。

周围人大多也是在讨论这个话题。

不管新科士子有多少人,大家最好奇的还是一甲那三个位置到底花落谁家。

其次就是状元长啥样?探花长啥样?

还有榜眼这个中不溜的,大伙也能勉强关心一下!

至于剩下那些人,基本就只有自家人会去在意了。

等到鼓乐声响起,众人就都齐齐看向宫门方向,文哥儿也被乳娘再次抱了起来,尽力把他举高些叫他能看个热闹。

这一看,文哥儿就惊讶地发现为首的人居然是丘濬。

丘濬穿得非常正式,手捧着云盘,云盘上放着沉甸甸的黄榜,在大明皇家仪仗队的簇拥下庄严肃穆地引领着新科进士和文武百官鱼贯而出。

文哥儿乍一看都没认出来,再多看两眼才发现那是老丘来着。

不愧是礼部尚书,出场时是要当领队的!

文哥儿看完了老丘,目光才转向后头那一串新科进士。

真的是一串,他们都穿着统一的深色蓝罗袍,唯独最前方的状元郎头上多戴了朵翠叶绒花。

文哥儿也是这两天才知道这进士服和后世的学士服差不多,都是礼部借给新科进士穿一天,等亮完相走完传胪大典,这衣服是要还给礼部的。

这么多新科进士之中,只有状元可以获得一套红通通的特赐冠服,带回家去当传家宝珍藏。

真是勤劳俭朴的大明礼部!

文哥儿瞧了半天,发现状元、榜眼、探花都挺年轻,约莫二三十岁出头。

除此之外他就看不出什么来了。

毕竟每个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

人这么多,文哥儿估摸着自己是挤不进去看看榜的了,索性招呼乳娘和金生打道回府。

哪怕只看了这么一小会,文哥儿回家后也有很多话可以和赵氏他们分享。

比如王华下衙回来后,就听到文哥儿真兴高采烈地跟他祖母讲述自己在长安门外的见闻:“那状元,比爹中状元时还年轻!”

王华:?????

王华上去拎起文哥儿道:“比我年轻的状元多得是,拿我来比较做什么?”

文哥儿才发现他爹回来了。

哪怕背后说人被逮个正着,文哥儿也一点不慌,还振振有词地道:“祖母又不认得其他状元,只认得您和老师!今年这位状元高中的年纪瞧着比您小,比老师大!”

所以他拿亲爹举例不是很正常嘛!

文哥儿觉得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他说的全是大实话!

王华:“…………”

更糟心了。

要论中状元的时间,他还真比谢迁晚了十来年。

王华浅笑道:“今科状元姓钱,名福,七岁能文,天资过人,少年时便很有名了。你若是能及他一二,我这个当爹的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