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无冕之王7(第2/2页)

原主李三郎对从小长大的上林村很有感情,从苏赢这里得知身世真相的他,其实很期待和家人相见,向家人们介绍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村子。

原本的命运中,被徐明瑾带偏了的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上林村成长的十六年是魏国公府的污点,因此从不曾提及往事。

但别人好奇问起时,他这副对过往闭口不谈,对上林村避之不及的态度,却很容易引起误会。让人以为他将过去的十六年视作耻辱,未免过于贪图富贵了些。

尽管国公夫妇不会因此对他有偏见,还会更心疼他,不让儿子自揭伤口给人看,可外面的人却会看低他的人品。误以为他是一朝飞上枝头便迫不及待与过往做切割的“暴发户”,背后议论时都是一句“果然是小地方来的”,还替徐明瑾可惜“这位处处都好,要是没有被抱错就好了”。

类似之事一多,对此一无所知的原主,就在这一桩又一桩他不了解的事情上踩了坑,不知不觉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愚蠢、短视、贪图富贵、人品低劣的印象。

哪怕他依旧是国公府的继承人,可愿意与他往来的只有那些逢迎讨好国公府的门第,或者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勋贵圈中真正优秀的人物,还有自命清高的才子,可瞧不上这位半途被找回的世子。

敏锐察觉到别人暗藏的鄙夷,原主只以为是自己学识浅薄,被人看不起也很正常。于是他更加拼命苦读,想在短时间里补足多年缺失的教育。

而他的异常终于引起了国公夫妇的注意,细查之下,就发现了徐明瑾在背后引导人心,败坏自己儿子声誉的小动作。

原本见他们兄弟和睦,国公夫妇想着亲生儿子继承国公府,优秀的养子则通过科举走仕途,前者充当后者在官场上的靠山,后者走上高位之后,又能给前者充当左膀右臂,兄弟齐心,一同为家族壮大出力。谁能想到徐明瑾表面上接受了现实,暗地里却处处针对他们的亲生儿子?国公夫妇一怒之下,便将徐明瑾赶出了魏国公府。

然而,他们的举动却为后来的国公府招来了灾祸,也让从苏赢这里得知原本命运的原主自责不已,将灾祸归咎于自身,心甘情愿把他的一切都交托给苏赢。

带着徐明瑜一行人,苏赢快快乐乐走遍了上林村,他们还登上当初他和原主签订契约的那座山,来了一出登山踏青之旅。

京城有京城的繁华,乡野有乡野的风光,徐明瑜发现这位新认的堂弟也是个妙人,仿佛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找到乐趣似的。

不知不觉间,他已跟着这位堂弟,把以往不曾做的事都做了个遍,上山抓兔子,下水摸鱼虾,最后还来了个野外烧烤……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烤兔腿时,徐明瑜险些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

不知何时,夕阳下山,远处的村庄氤氲在一片暮色之中,袅袅炊烟升腾而起。

从山上往下望,目光所及之处,都和已经融化的夕阳一起,融化在温柔的暮色里。

徐明瑜心情大好。

“该下山了!”

他依依不舍地唤起正在捉松鼠的堂弟,总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究竟忘了什么呢?

数个时辰前,徐明瑜一行人抵达不久。

县衙的牢狱里,徐明瑾正面无表情地听着几个狱卒议论着外面发生的事,突然听他们提到魏国公府一行人来到了榆县,还去见了县令。

他顿时激动地直起身子:

“你们说什么?魏国公府派人来了?”

“你瞎激动什么?关你什么事!”狱卒把牢门拍得震天响,“瞧瞧你这样子,还冒充魏国公府的贵人!我早上经过县令老爷家门口,亲眼见到那位贵人被迎了进去,人家那气度,岂是你能随便冒充的?”

徐明瑾懒得为这种小人物而生气。

他心中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自己自作主张跑过来还没达成目的的举动,不知道徐明瑜怎么看。激动的当然是终于能从这该死的牢房里出去了!

——见过了县令,得知他的处境,即便对他有所不满,徐明瑜也肯定会澄清他的身份,第一时间让人把他放出去吧!

于是徐明瑾等啊等,等啊等。

他的表情逐渐从紧张,兴奋,激动,变成了疑惑,纠结,担忧……

难道徐明瑜已经对他不满到了这种地步?莫非自己对这位堂兄性格揣测有误?

不知道多久过去,直到狱卒将漂着几片菜叶子的粥递进来,徐明瑾才恍恍惚惚意识到:“……已经是晚饭的时辰了啊。”

……所以,徐明瑜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