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6页)

但林国栋喜欢逗孩子,神秘一笑,啥也不给她说。

卫子英也聪明,一瞅到他的笑,果断不问了。

老师笑成这样,不用问了,她肯定考得很好,不一定还是第一名来着。

自信的系统,在林国栋卖关子的时候,就高兴地一蹦一跳跑了。

林国栋:“……??”

不是想知道成绩吗?

怎么跑了……

潘玉华就比卫子英稳重很多,甚至都没去好奇自己的成绩,领了二年级上半学期的成绩单和作业就离开了学校。

她今天要下西口市去看房子,苏若楠已经给她找好了房子,并约了卖房子的今天下午看房,所以,她得赶去城里。

卫子英这次没跟着一起进城,因为她爸妈就快放假了,放假后爸爸妈妈就会回来,所以,没必要进城。

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奖状,卫子英背着小书包,吃着老师奖励的奶糖,跟着两哥哥一起回了家。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让她奶,把她的奖状贴到哥哥的奖状旁边。

卫家三个孩子其实都蛮会读书的,两个大的虽不是年年都拿奖状,但墙壁上还是贴得有一些,今年卫志辉也拿了奖状,班上第二名,倒是卫志勇没拿到奖状,他是第五名,作文被扣分太多,错失了前三名的奖状。

两张崭新的奖状,贴到墙上,周桂老两口高兴了,看着自己名字被贴到墙上的卫子英也高兴了。

日子慢吞吞过,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

这日,生产队队长卫良忠,把村里所有人聚在一起,给大伙开了个年会,顺便把今年的红分了下去。

开年会的时候,卫良忠向大家透露了个消息,那便是公社要下放土地了。

其实土地下放这事,别的地方好多都已经执行完了,但西口市这边因着偏僻,又是多山地区,始终不好规划,这一拖就拖到了八零年年底。

卫良忠告诉大家,若是不出意外,明年就会下放土地,就是晚,也晚不上多久,最多拖到后年。

村里人听到下放土地,都特别高兴,顶着寒风就议论了起来。

下放土地,那以后土地就是自己的了。

农村人嘛,哪有不喜欢地的,大伙聊得热火嘲天,而坐在她奶脚边的潘玉华,在听到下放土地的时候,目光一转,落到了提着火笼,在坝子边,和卫志学说话的卫子英身上。

不但潘玉华看向了卫子英,连吕秀也将目光转向了卫子英。

“英子,我上次寄出去的那篇关于冬的稿子,被西口市晚报录用了,报社寄给了我十三块钱的稿费。”卫志学穿着厚厚的袄子,一脸欣喜地看着卫子英。

“十三块,好多啊,恭喜志学哥。”卫子英听到卫志学的稿子卖钱了,小眼睛泛出小星星,崇拜地看着卫志学。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里的崇拜,卫子英就觉得,自家这个身体不好的堂哥,真的好厉害,好厉害。

一天学校都没进过,就凭着一本翻烂的字典与志飞哥偶尔的教学,竟一个人学完了小学所有课本。

小学课本读完后,他想学初中的,但初中有些知识,是必须得有老师讲解才能吃透的。

这个哥哥很有自己的主见,发现初中知识,他没能力自学,第一时间,抛弃了其它科目,只专注于语文,这三年时间过去,他学没学完初中语文卫子英不知道,但是,她却知道志学哥看过很多书。

那些书,好多都是志飞哥从城里给他弄回来的。

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各类文学作品,杂七杂八,都装了满满一书柜,什么样的书都有。

连国外的名著,什么基督山伯爵都有……她偶尔想要看别的书,还得去他那里借。

因为看得书太多,慢慢的,志学哥就开始动起了笔,这其实还是潘玉华说的,说志学哥既然看过那么多书,那何不自己写,一句无心之话,却让志学哥惦记上了。

写了两个月,终于有一篇文章被报社录用了,所以,卫子英是打心眼为他高兴。

“英子,你说,我以后靠文字养活自己能行吗?”

今儿的卫志学心情很好,在问英子这个话的时候,虽然透着些迷茫,但眉宇间却溢出向往。

他似在问卫子英,又像是在问自己。

活了十七八年,他终于不再是累赘了。

“当然可以啊,上次玉华姐不是还在问,你要不要像那些写武侠小说的那样,写写小说吗。志学哥,你试试吧,万一写出来了呢。”

“我真的可以吗?”卫志学有些没自信。

“可不可以,得你写了才知道啊。等写完了,你试着投稿出版社看看,多投几家,不定哪家出版社就相中了。”卫子英笑眯着眼,鼓励道。

卫志学看着卫子英的眼睛,片刻后,他似做了某种决定般:“好,那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