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4/5页)

别说,光看穿衣打扮,这群人还真有点唬人。

卫良忠今天没去赶集,这群人说要见他,他提着长长的烟杆,就直接站了出来:“你们是哪个公社的,我怎么没见过你们。”

“我们不是公社的,我们是西口市知青办的。”为首男人端着一张脸,眼睛审视着卫良忠。

卫良忠抽了口烟,仿佛没瞅出他神情,不明所以道:“知青办?知青办的来我们左河湾干啥,我左河湾又没有知青。”

良山大队的知青都集中在凤平庄,所以,卫良忠这话,是完全没毛病。

“卫队长,知青院说你们队里有人耍流氓,把一个女知青肚子弄大了,这不,知青办过来拿人。”刘平阳嘴上说正事,眼睛却似有若无的往一起过来的那个女知青身上瞄。

那啥,还是那句话,乡下人,十里八乡都沾亲带故,说句不好听的,卫家嫁去凤平庄的闺女,还是他没出五服的侄媳妇呢。

刘平阳虽然带着知青办的人来了左河湾,但却是打心眼不想管这事。

本来吧,这种事民不举,官不究,从卫永民在陈丽一出事,就急吼吼带人去检查来看,这两人怕早就是一对了。这种情况,他们只需要等着喝酒就行,但耐不住,队伍里出了个心思多的,有些事就是他不想,也得赶鸭子上架干。

“啥,耍流氓?”

卫良忠抽烟的动作一顿,一副很震惊的样子,眼睛怒然大睁:“刘队长,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可是要人命的事。”

耍流氓这罪名一出,左河湾村民全都震惊了。

震惊的同时,还有些不相信。

他们队里没有知青,都是些知根知底的人,扒拉一圈,谁也不像那个会对人家女孩子耍流氓的人。

“那啥,是不是弄错了,咱队里怎么会出流氓?”

“可不就是,咱们队里一共三十几户,除了没成家的那几个小年轻,就只有良海兄弟是光棍,哪来的流氓。”

“呸呸呸,周大媳妇,说啥呢……”一边,同样出来看热闹的卫老太,一听周大媳妇提到三儿子,不干了,拐杖一挥,不轻不重往周大媳妇腿上敲了敲。

周大媳妇被敲,讪讪一笑,自打了一个嘴巴,忙不迭赔笑道:“那啥,老奶可别生气,我嘴滑,嘴滑。”

卫老太老眼一瞪,哼道:“嘴滑也不能说我家良海,这种事,是能随便说的。”

说了两句,大伙又把注意转到刘平阳身上。

这儿看热闹的人很多,乡下女人,嘴巴特别会来事,你一句,我一句,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他们左可湾不可能出流氓,这事,肯定是污蔑。

乡下人,平时吵吵嚷嚷,但队里真要遇上事了,平时只要不是生死大仇,都会放下成见一致对外。这是战乱那些年,每个村能立足,并生存下来的根本,这习惯,哪怕过了几十年,依旧没啥改变。

刘平阳被一群人说的头大,转身,看着一起跟来左河湾的女知青。

这女知青也不知道是年纪小,还是才下乡没多久,没眼力的竟完全没看出事情来,这会儿还抬头挺胸,一副满脸激昂的样子。

刘平阳瞥着她那股劲,心里呵呵,想也没想,就把锅给推了出去。

“王知青,你来说。你不是给知青办举报,说卫永民对陈丽耍流氓吗?正好,当着大伙的面,把事情原委说清楚,咱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不是一会儿揭发陈丽作风有问题,一会儿又告卫永民耍流氓吗,行吧,想告就告吧,正好,这左河湾的生产队队长,就是那卫永民的大伯,他倒想瞅瞅,这没事找事,把知青办都给招来的剃头,怎么告状。

刘平阳话一落,围观的人目光齐齐一转,全看向这个女知青。

“小姑娘,你啥意思,你说咱们卫永民耍流氓……呵呵,你咋不说,那个知青对卫永民耍流氓?”

“可不就是,胡说八道也得找对人。”

“我说,你这小姑娘啥心思,该不会是你看上了永民,被永民拒绝了,借着这事,想弄永民吧。”

“你这知青,心思咋这么坏呢?”

行吧,耍流氓的人名一出,大伙顿时就不信了。

开什么玩笑,就是自家男人对女知青起了耍流氓的心,卫永民都不可能耍流氓。

人家才二十三,高高大大,还长得特别好看。想嫁给她的姑娘,都从左河湾排到了镇上,这几年哪个庄的媒婆没给卫永民说过媒,人家说得都还是一等一的好姑娘,差了媒婆都不好意思上门。要不是卫永民没心思,周桂看到他没开窍,拒了媒人,这会儿啊,人家新媳妇孩子都抱上了。

就他这条件,还用得着去对知青耍流氓。

永民高中毕业,文化人,地里的活也是一把好手,人还老实本份,谁嫁给他都是福气。说是知青看上他,想嫁给他,他们不定还信一信,但要说他对知青耍流氓,打死他们,他们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