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3/6页)

但他觉得贺桥应该是知道的。

池雪焰猜,那个沉默地爱上了身后随从的大反派,既然告诉过“贺桥”有关爱情的照片,那也应该告诉过他有关恨意的细节。

如果是他,他会说的。

因为这是分别位于“池雪焰”人生极点的两个秘密,要么全部埋藏于心,一旦对某个人提起过其中一个,另一个也无法再保守下去。

前者代表了正发生的“我爱你”。

后者代表了已过去的“我不爱他”,以及,“曾经的我并没有那么坏”。

都是只会讲给所爱之人听的话。

唯一爱着的人。

唯一不想让他误解自己的人。

“池雪焰”想告诉“贺桥”,他从来不是会为了爱不择手段的人,他没有在那桩谁也不想见到的意外里做任何事。

后来他与“陆斯翊”纠葛许久的原因也不是爱,只是赌气,是善意被曲解后的愤怒,和真心被辜负后的偏执。

可惜故事中的“贺桥”似乎没有读懂这些秘密里最核心的部分——爱。

池雪焰为此感到怅然。

也有一丝微妙的庆幸。

那本对反派们而言足够悲伤的小说里,至少有着一个尚算温柔的部分。

“贺桥”不知道“池雪焰”是怎么死去的。

所以如今的贺桥不知道,如今的池雪焰也不知道。

他觉得这样很好。

同时,此刻以局外人的视角冷静看待,池雪焰猜测,那或许是段格外特殊的时间,所以促使个性本就固执的“陆斯翊”愈发失去理智,做出了那个后来诱发一连串错误的臆测。

在这个世界中,他与陆斯翊偶遇是八月份。

如果像原来的故事里那样,在相识几个月后,一直单方面追逐却得不到回应的池雪焰也该觉得烦了,进而干脆放手。

可意外恰好降临,从此阴差阳错地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那大概就是这段时间,本该阖家团圆的春节前后。

池雪焰的推理总是很正确。

短暂的寂静后,贺桥低声回答他:“在两周后的上午。”

他看见池雪焰垂下眼眸,像在思考着什么,便问:“需要我跟你一起去吗?”

相似的问题,不同的提问人。

池雪焰抬头凝视着贺桥的眼睛,摇了摇头:“我会处理好,把具体的细节告诉我就可以。”

这件事与贺桥无关。

与“贺桥”也无关。

那是他一个人的辞旧迎新。

在那之后,才是与那本充满叹息的小说彻底告别,毫无牵挂地面对眼前的生活。

更令人想要好好珍惜的生活。

现在的他并未走上那条一意孤行的路,却异常真切地领会到命运一路下坠时的极致残酷。

好像也算是一种幸运。

始终被上天偏爱着的幸运。

池雪焰和贺桥很快结束了关于小说的对话。

因为韩真真终于忍不住发出了场外求助,她跟儿子一样舍不得那颗模样奇怪的菜,希望它在贺桥手里得到一个优雅体面的结局。

太阳融化成黄昏,黄昏又浓缩为暮色。

窗外万家灯火,灯下是四个人的晚餐。

这不是贺桥吃过味道最好的晚餐,但或许是最难忘的。

不仅因为晚餐前的栗子与糖纸,晚餐时的交谈与笑声。

也因为这顿晚餐后发生的一切。

韩真真和池中原参观完他们的婚后生活,心满意足地离开后,主卧并没有被复原成此前空洞寂寞的样子。

凌乱与秩序感交织的主卧衣帽间里,基本维持着大扫除那天刻意营造出的模样,池雪焰像是懒得再折腾一次,只取走了几件常穿的衣服。

属于他的床头柜上,仍原封不动地放着三样东西。

电视遥控器,纸巾盒,还有空空如也的透明花瓶。

是池雪焰最近新买的花瓶,从自己房间里的床头柜上拿来的。

他像平时那样回到自己的卧室生活起居,却没有带走这个崭新的花瓶。

也一直没有买花。

或许是忘了,或许是尚未找到喜欢的花。

在缓缓流逝的两周时间里,贺桥偶尔会进主卧拿东西,总会看见那个被日光照耀得很美的透明花瓶,与对面柜子上色彩绮丽的陶瓷糖盒。

他跟池雪焰一样,没有搬走全部东西,只取走一些常用的物品。

花瓶等待着花,卧室等待着主人。

他等待着池雪焰去完成想要做的事。

有结局的等待是幸福的。

那个日子到来的前一晚,池雪焰去主卧里的浴室泡澡,浴缸里已经放满了温度恰好的水。

他关上门之前,语气平常地对贺桥说了晚安。

贺桥也轻声道:“晚安。”

浴室暖黄的灯光将他的发色照耀得很柔软,一种几近透明的柔软。

而贺桥转身,像往常那样离开暗着灯的主卧。

他经过床边时,下意识看向那个日渐熟悉的床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