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5页)

……

连下了几日雨,到今早,天终于放晴了。

皇宫中,几个内侍轻手轻脚从寝殿内退出来,轻轻阖上门。

皇帝病了。

他卧床不起的这些日子,身边伺候的内侍宫婢都格外小心。这种沉重而压抑的气氛,直到前几日传来陈晏的济江捷报,这才略微好转了一些。

晚膳时,皇帝破天荒多吃了几口,适才昏昏睡去。众人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醒了他。

日光西斜,冯吉站在殿门口守着。他是皇帝的贴身内侍。

大约是天边稀薄的暮光,总令人不自觉地恍惚。冯吉眯着眼,听着殿内皇帝那明显带着嘶扯的,一起一伏的呼吸,莫名感到了一丝唏嘘。

对皇帝,无论是朝臣还是天下的百姓,都是敬服的。他起于乱世,天下英豪皆俯首,从百废之中新建起一个帝国。仅凭开太平这一点,就足以称道了。

但相比于那些臣民,冯吉对于皇帝,在敬服之外,还更多了一层——

畏惧。

即使他这么多年一直在皇帝身边伺候着,这个人仍然让他感到畏惧。而且,似乎时间越久,那种畏惧在他心底的根就扎得更深。

其实,皇帝的神色一般是平和的,与臣属说话时,也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但是有时候他看着那双眼,心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一紧。他也眼太深了,就像万顷的海,让人看不到那个底究竟在哪里。即使是含着笑,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看不透。冯吉甚至觉得,无论是他也好,还是其他那些以心机深沉,以猜度人心而著称的重臣也好,没有任何人,真正看透过皇帝。

不过这些日子,冯吉确实能清楚地从皇帝身上看到一些变化。

之前数月,应该就是查清孟恩谋反一案之后,皇帝延请太医的次数就变多了,虽然太医说并无大碍,皇帝看起来与之前也没什么太大不同,但冯吉明显感觉到,皇帝开始时不时出神。有好几次,他本正做着事,也不知为何,目光忽然就恍惚了,定定地对着一个物件,或者一个人,似乎透过它们在看着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没有看见。

在夜间,皇帝还常常惊梦。

有几次冯吉察觉出皇帝被梦魇着了,轻轻地叫醒他,皇帝从梦中醒来的那一瞬间,那双黑洞洞的眼睛,真令冯吉感到了恐惧。

该怎么形容呢,冯吉感觉,他如果从一生中最恐惧的记忆里挣脱出来,或许就是这样的目光。

忽然,冯吉听见殿内那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凌乱了起来。这是要醒来的征兆。

他连忙放轻步子,走了进去。刚到帐前,就听见布料被重重揪住的声响,随即,皇帝爆出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冯吉打起帐帘,一下一下抚着皇帝的后背给他顺气。

片刻,皇帝的喘息平稳了下来,他挥了挥手,向后靠在榻上,神色中似有疲惫,又好像只是放空着。这般沉默了一会儿,他低哑道:“可有战报传来?”

济江大捷,已经是朝廷数日前收到的消息了。这几日,还没有新的信报传回来。

冯吉笑着道:“陛下,太子殿下是何等人物,有他在,北狄区区六万兵马,何足虑也?”

他这话,虽然是在劝皇帝宽心,但他心里也确实觉得,陈晏自少年披甲到现在,经历过的生死之战那是数不胜数,从前,便是以一万对十八万的仗,他也打过。还打胜了。与那时相比,现在这情况真不是极险。其实陈晏带兵出征那么多次,无论是他也好,皇帝也好,应当早已经习惯了。冯吉想,去岁陈晏去南疆平乱,那个时候,似乎也不见皇帝这么挂心。

皇帝朝他一瞥,有点浑浊的眼里,那神色又令冯吉看不懂了。

闭了闭眼,皇帝感叹道:“……老了。”

人老了,或许就是这样,以往那些不在意的,又或者,以为自己不在意的,以为自己可以不在意的……回头一看,才发觉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些日子,他总是时不时就梦见从前。梦见陈晏才五六岁的时候,他握着孩童稚嫩的小手,教他弯弓搭箭……其实他的骑射很平常,那时,孟采英在一旁看着他们,扬眉嗔笑道:“一个敢教,一个也不知道,还起劲去学。”说着,招手让他过去,将他被陈晏弄歪的衣襟重新理平整。

很多年,他再没有梦见过她。

一夜又一夜,所有那些依稀的,似是而非的梦里,她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他不知道,到底是她不愿,还是他不许。

安静中,冯吉向皇帝扫了一眼。他知道,皇帝这是又在出神了。

忽然,殿外响起一阵急促凌乱的喧闹声,冯吉两眼一瞪,正想训斥,那慌乱的脚步声直直朝殿内冲来。

“报——”侍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与砖面磕出让人牙酸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