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第3/4页)

瑞初手上动作稳而不乱,随着敏若的言语留神观察康熙,那边宜妃不知敏若这又走的什么路数,还怔了一下,然后方急忙道:“正是这话,贵妃你有什么主意?”

“他们是断不可能听咱们的,如今能听咱们的话也无非是那几个亲儿子了,看似是无济于事。可话又说回来,老三、老八、老十四如今能硬着胆子守在外面,无非仗着人多势众,剩下那群是被架在台子上不好下去。咱们想法子名正言顺地把安儿他们几个支走,再叫他们多带走兄弟,人一散了,势就不如前了。”敏若道。

这法子算不上高明,但确实很可行。

宜妃琢磨一会,连连点头——她就是怕五阿哥和九阿哥搅进这潭浑水里,如今知道康熙醒了,她回过神仔细思索着,又添了许多惧怕。

既怕康熙对两个孩子掺和进来守在乾清宫不满,以为他们也觊觎那个位子,又怕康熙是有什么算计——如今她仔细思索,确定至少昨天康熙就已经转醒,既然他昨天就醒了,若无所图谋,怎会还生躺到今日,放任外面的乱象不管?

唯一能够解释这一点的,就是康熙要利用这乱象做什么,或者这乱象干脆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宜妃细思极恐,这会听到有将两个孩子名正言顺支走的法子,便什么都顾不得了。但她也不是盲听盲从,是敏若明确地告诉她安儿也要走,她才放下心。

她是清楚敏若有多看重这一双儿女,哪怕算计,也不可能将安儿搭进去。敏若既然敢说叫安儿和五阿哥、九阿哥一起行动,宜妃心里就有底了。

见她配合,敏若继续道:“我也想了,如今也没那么多可讲究的,拖一日、险一日,无论理由拙不拙劣,将孩子们先支走是正经。我如今只怕皇上若再不醒,哪一个有所动作,会掐住小的威胁咱们。”

宜妃神情顿时一肃,“贵妃你说怎么办吧!”

敏若道:“就说皇上服药要用鲜竹沥送服,叫他们出去砍竹子烧竹沥去。”

康熙如今痰症很重,这个理由其实说得过去——至于太医咱们不赞同,那就不是他们说得算的了。

理由也无需太说得过去,她要做的只是让康熙知道,如今殿外,谁是被裹挟着来的,谁无心那个位子。

宜妃蹙眉有几分为难,但见敏若面色冷峻,还是下意识地点了头,咬牙道:“就这么干!”

“真要到了那一步,他们狗急跳墙,咱们同归于尽也罢!我儿子不能栽在他们手里!”敏若冷声道,又忽然看向瑞初,语带几分急切,“瑞初,你听额娘的,你出去避一避……”

“额娘。”瑞初软声道:“女儿不走,女儿就在这陪着阿玛和您。若真到那一步,女儿左右是不可能活着走出京城的了。女儿与阿玛、与您和舅舅同赴黄泉,也算尽了孝道了。”

虽然是说给康熙听的,可敏若闻罢,还是不禁眼眶微酸。

她搂紧了瑞初,“瑞初……是额娘无能!是额娘护不住你们……”

宜妃见状心底惶然不安,不知敏若这又是什么路数,但一闻敏若的哭声,她顿时也撑不住了,呐呐道:“不、不至于到那份上吧……皇上!您若再不醒,咱们只怕就要泉下见了!”

端着热水走进来的年轻嫔妃听到这句话,双手一颤双腿发软,众人只听铜盆落地“哐当——”一声响,回头看时那年轻嫔妃已经瘫倒在地,面带惧色瑟缩地道:“不、不会吧——”

敏若似是一咬牙,抹了把脸,横了宜妃一眼,“没到那份上的,你喊什么?”

连着两声大动静,原本守在外头的几位年轻嫔妃都涌了进来,小声一交谈,顿时都面露惶恐之色,一时殿内人声嘈杂,多是慌乱。

康熙直觉有什么事脱离了掌控,但如今分析下来又处处合情合理,敏若与宜妃的话虽有些狠……但并非没有依据的。

然而如今并非他“醒来”的最好时机,他只能按捺住急意,听着耳边的嘈杂声音,此刻年轻嫔妃脆如珠落玉盘的动听哭声也不动听了,落入耳中只令他心烦。

敏若皱眉大声道:“莫哭,都莫哭,没到那地步呢!”

年轻嫔妃面带惶惶之色,“贵妃——方才您说……”

“都休要胡思乱想,他们敢那么办,天下的吐沫星子不淹死他们?何况不还有侍卫们吗?我向你们保证,我娘家儿郎在侍卫中的不少,便是真到那一步,他们也绝不会倒戈,法喀也不会!这座皇城一定是安全的!只要皇城安全,他们岂敢作乱?”

敏若声音坚定掷地有声,大约是果毅公亲姐这重身份给这句话稍微增添了一些可信度,人心稍微一定,又好一会,敏若才与蓁蓁等人合力将一众年轻嫔妃们支了出去,然后开始商量“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