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4页)

敏若凝视着安儿,严肃地道:“与其说她在意你的身份,不如说是对皇室望而生畏、不愿贴近。其中固然有家学之因,但你更要清楚,她如果嫁到一个门第相仿的平常书香人家要面对的是什么,若是嫁给你,要面对的又是什么。你觉得一个出身江南书香之家的女孩,嫁到京中来,她将要面临什么?”

安儿大抵也是思考过的,认真地对敏若道:“等种完两季稻从江南回来,我会请皇父允我过山海关向北推行早熟稻,她向往天大地大,我都可以陪她看去。在京中时,我也能护好她。

她与这京师贵眷格格不入又如何?我会护住她的,她也不需要与那所谓的圈子融合,她做她自己便好。还有额娘,您一贯喜欢女孩,她那样聪明通透、心性豁达,正是您最喜欢的性格,何况便是您不喜她,也绝不屑于以婆母的苛刻儿媳,也绝不会容人欺负儿子的媳妇。

只要我喜欢,瑞初也会待她很好。除了咱们三个,京师中其他人她大可都不必在意,那些小人言语,儿子也绝不会让她们侵扰到她半分。”

“把你的想法与她说吧,若是回去之后,她还没定亲的话。”敏若怜爱地摸了摸儿子的头,又拍拍他的肩,“一转眼都是大人了,无论你做什么,额娘都只有支持你的份。听你描述,着实是个好姑娘,额娘心里也喜欢。只是,有一点额娘要先与你申明。”

安儿听了一喜,忙道:“额娘您说!”

“你回去之后,她若不在苏州,你去九江也罢,行事要收敛隐蔽,不可叫外人窥探出你的心迹,不然会给她和她家人带来麻烦,此其一,你可明白?”敏若严肃道。

安儿连忙点头:“额娘放心,我明白。”

“其二,若过去时知道她已订婚,拿得起放得下,某要纠缠。”敏若声音很轻,又似乎格外有力,“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要用你的想法揣度她的心迹、以你的认知逼迫她做出选择。你可以试图挽回她,但不要逼迫她。如果你抱着与她过一辈子的想法去的,那你先要学会的是‘尊重’。尊重她的想法,尊重她的决定,尊重她的一切。”

安儿郑重道:“若儿子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真不配做您的孩子了。”

敏若低笑一声,戳戳他的额头:“马屁拍起来是真不嘴软。行了,过去之后尽快,想办法见一面,将你心中的想法摊开与她谈,听你描述,她是个行事干脆的人,哪怕犹豫迟疑一回,最终应与不应,都会给你答复的。倘或有门,给额娘来个信,京中你皇父面前,额娘帮你试试水。”

之所以不贸然开动,是怕倘若姑娘决定彻底松手放下,她这边动了、康熙出于其他方面考虑率先敲定这门婚事,岂不是违背了那位姑娘的意愿?

双方的合心遂意,才是一桩好姻缘。若有不情不愿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终究也不是美事。

安儿却有些担忧地道:“皇父那里……”

“额娘自有办法。你与那姑娘的婚事若真成了,在你皇父眼里,恐怕也不是什么坏事。”一门婚事,既彻底绝了有些人试图扶持安儿的心,又能拉拢天下文人之心,和先帝爷当年封了个汉人出身的恪妃娘娘,许其在宫中着汉式冠服的做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或者说这门婚事的利处还更大一点,黄宗羲的族外孙女,顾炎武弟子之女,被皇室迎为皇子福晋,岂不正说明了大清皇家的开明,皇帝的心胸与推行满汉一家的诚意?

安儿听出敏若的言外之音,方松了口气。敏若瞥他一眼,“你这口气松早了,人家姑娘或许对你不是全然无意,可人家未必看得上你。”

安儿道:“只要洁芳还看得上我,我无论如何也会打动她爹娘的!”

名字都叫他知道了,她家这傻小子还以为人家姑娘对他一点感觉没有呢。

想起刚才这小子垂头丧气的样子,敏若摇摇头,感慨自己这是生了块木头。

好在这木头还算有救。

洁芳,志洁行芳。

敏若心中念了几遍这个名字,便知取这名字的人定然极疼那女孩儿。

若她处在那样的家庭中,忽然有个皇子要来娶自家的宝贝闺女,她心里定然也是不情愿的。

安儿这小子可谓任重而道远,敏若思忖片刻,开了妆台旁半人高的螺钿洋漆首饰柜下面锁着的几排屉子中的一个,从中取出一个精致木盒来。

颜色清朴的木盒雕花极尽精细,打开盒中赫然是一块晶莹生辉的美玉,其玉质细腻如羊脂,白底清辉更胜月华,玉中几点飘逸自然的淡粉,正如点点桃花般,雅致中又添鲜妍娇艳。

单这一块玉,便价值连城,即便翻遍紫禁城,也再寻不出更好的了。

“拿着吧。这样的玉我一共得了三块,你妹妹一块、斐钰一块,这块是打算留着给你媳妇的。要让她相信你的诚意,要娶人家的掌上明珠,你总得将诚意表达出来。”敏若把那个盒子塞进安儿手里,“若是人家姑娘对你仍有意、也尚未有另寻佳偶之心,你却将这块玉原原本本地带了回来,可别怪额娘看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