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2/4页)

她又送了一串檀木青玉十八子给穆尔登格做见面礼。

珠串下小小的玉坠牌上是篆体的“岁岁平安”四个小字,皇贵妃见了,心内很是熨帖,一时又忽然生出些希冀来,眼前一片黑暗中似乎生出一抹亮光,她轻咳了两声,喘匀了气,对穆尔登格轻声道:“贵妃所赐,你且收下吧。”

黛澜端着润喉的茶来,皇贵妃接过饮了一口,因敏若要走,便又吩咐黛澜:“你送送贵妃。”

黛澜应了声是,随敏若走出殿来,眉宇神情隐隐微松,一面随着敏若往外走,一面低声道:“近日来天色不好,恐会有大雨连降,您那院子近水,多叫宫人熏些防蚊虫的香药。”

敏若笑着点了点头,状似无意地道:“我那近来少些香炉灰给蓁蓁他们铺香炉碗底用,你这要有余份懒得处理的,便送我那去吧。”

意思是,昨天的香料焚化出的灰如果处理不了,就送到我那去。

能勾起人的情绪,让人激动、亢奋、无法理智思考、下意识无限度放大自己情绪中的阴暗偏激面……有这种功效的香料敏若曾见过,但想在这个世界配出来有些难。

黛澜昨天用的是本土方子,以敏若前世见惯各种宫廷秘药的眼力来看,香料也会有效,但效用有限,发挥和增强效果,都需要另外的东西来做引子。

倒也有避免误伤的一点好处。

黛澜行事缜密隐蔽,为了控制香料发作的时间,引子自然也是分为两种下的。

昨日敏若在被派去帮忙押佟夫人上殿的黛澜身边侍女们身上看到的只是其中一种,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让前一味引子起效,并为后点起的香做铺垫。

敏若事后仔细盘算,猜测最开始的引子,应该是下在单独奉给佟夫人的茶水中的。晚晌间悄悄一问,昨日果然是黛澜亲自给佟夫人奉的茶。

一者负责在佟夫人身体里先埋下引线,一者负责点燃引线,香料则是这条蜈蚣链中起主要效果的骨干部分,但少了另外两者,香料也无法起效,所以它们相互依存,三样布置环环相扣,才能发挥出黛澜想要的效果。

到这里逻辑关系就比较清晰了,这样的安排最大程度地杜绝了误伤的可能,只针对佟夫人一个人用药发挥。香料、茶水、宫人身上的荷包少了任何一样,药都无法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自然也谈不上影响他人。

这三步布置看似复杂,但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最精简又最缜密的方案了。

至少如果这件事让敏若来做,她应该也就是这么个安排。

这些虽然有一部分只是敏若的推测,但已经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方案。

她没有深探究竟的想法,这会这样对黛澜说也不是为了试探黛澜,而是在告诉黛澜:尾巴收不干净就来找我。

她在告诉黛澜,我懂你,我也绝不会背叛你。

黛澜显然也听明白了,轻声细语地道:“昨儿晚上正好倒了香炉灰,这样,这段日子我给您攒一攒,够一盒子了让人送去。”

“也好,孩子手笨,怕是要多费些香灰了,你且替我留心着吧。”敏若漫不经心地点点头,知道黛澜把尾巴收干净了便放下心,道:“穆尔登格进来了,皇贵妃身边有人照顾,你平日若得闲了,尽管去我那里坐坐。”

黛澜唇角上扬几分,略显轻快地点点头。

或许是因为有穆尔登格的事情吊着,随后几日,皇贵妃的精神头还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每日将穆尔登格带在身边,循循引导教育,偶尔还问一问茉雅奇婚事筹备得如何,顺口教导穆尔登格些掌家管事、驾驭人心的事宜,偶尔旁听的茉雅奇与一直走野路子的黛澜亦受益匪浅。

穆尔登格入园之后,黛澜得了些空闲,能如皇贵妃的病还不算很严重时那样,二三日来敏若这边一趟,敏若正教蓁蓁抚琴,她便也跟着学了一些。

她母亲教了她字画,教了她傍身的医术,却还没来得及教她琴棋。

听说她母亲在世时琴弹得极好,只是她少时坐不住,未能从中偷学几分。

黛澜鲜少说起自己的往事,敏若头次听她提起时还愣了一下,然后心里倏地一动,认真倾听。

她是一个绝好的倾听者,不会随意发表评论、也不会有什么怪异特殊的神色,从头到尾,没有怜悯也没有反感异样,黛澜愿意说,她便安安静静地听,黛澜不愿说的,她也不会追问。

几日下来,黛澜在养乐斋肉眼可见地比从前更为放松了。

与此同时,茉雅奇与阿灵阿的大婚吉日也定了下来。

六月廿七,剩下的时间不算很多,皇贵妃也没客气,直接命人拿单子按照当年颜珠媳妇出嫁的规格给茉雅奇讨了一份嫁妆来,现物有的就拿,因佟家原预备着送茉雅奇入宫的缘故,并未为茉雅奇筹办正经嫁妆,皇贵妃便只挑有的拿,剩下的都按正价折现取来,尽数送给茉雅奇做压箱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