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4/4页)

敏若耐心等着他回来,见带着一把小剑,想了想,对富保道:“你看着孩子筋骨如何?”

“弱些,但天分不错,若好生熬打熬打,或可有一番作为。”富保道。

敏若便道:“既然如此,便将他带回京吧,让法喀收个徒弟,带他学武,无论如何,学来立身之本,大了或去投军,也是一条出路。便算是将这一桩善事做到底了。”

这话正合了瑞初所想,她神色明显轻松不少,康熙点点头,道:“这安排不错。”

他本来也正为这个头疼,一来这孩子留下怕也没什么活路了;二来瑞初明显是想救人救到底;三来他心里也觉着这怕就是他所期待的“奇遇”了,也想着将虞云带回京去;四来……他心里还有另外的盘算。

这个孩子安置好了,对他而言,或许会有意外之喜。

只是带回去了要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敏若这样安排正合他意。

虞云强按捺住激动,用力磕了一个头,一字一句落地有声地道:“小人蒙此大恩,此生为陛下与公主鞍前马后,效生死之劳!”

他此时眼圈才红起来,有几分真正的孩子模样,敏若到底是为人母,瞧小孩这样,心内分外不忍,低低一叹,又递了一块手帕过去,“自己先活好了,再谈那些报恩效力之事。回了京会有大夫替你调养身子,你将筋骨养回来,才有日后可期。”

此时街上百姓一阵山呼万岁,“万岁圣明,爱民如子”之声不绝于耳,敏若瞥了眼一旁连连拭汗的绍兴知府,眼中略过一丝讽意。

康熙在店门口处置那夫妻两个、又等着富保带虞云回家走一趟,在这上面耗费那么多时间,未必不是为了这个。

与噶尔丹的交战是迟早之事,南方若民心不稳,战局一开京师容易腹背受敌,康熙不顾皇贵妃身体抱恙也要南巡,正是为了稳固民心。

今日这桩事,倒是机缘巧合之下,为康熙搭上了台阶,解了他的忧虑。

想必今日之后,康熙对瑞初于他的福缘之说也会更加信服了。

不管怎样,总归是瑞初初次行侠仗义圆满成功,敏若心里也为女儿开心。

善良的心需要呵护培养,瑞初生来带着一腔善念,她这个做母亲的,要做的就是小心呵护维持这善念。

鼓励与表扬会让孩子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日后更热衷于善事,但瑞初今日的行为也有不够稳妥之处——即行动不够周全,疏忽了自己的安全问题。

但这不是大事,哪怕瑞初没意识到,还有她这个做娘的呢。她会让侍卫跟紧瑞初、按住那妇人的丈夫、拦住孩子,自然也会教导瑞初注意自身安全。

回程的路上,敏若抱着瑞初亲了亲她的额头,道:“瑞初今天真勇敢。”

并夸奖了快步跟着妹妹保护妹妹的安儿一番,康熙只会比她更高兴,甚至有些激动,路上隐而不发,回到别院之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抱起瑞初高高举起,“我们瑞初真是阿玛的福星!”

敏若抱住了安儿,见瑞初因被康熙举起而瞪大眼睛,眼中也流露出笑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