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3页)

“诶。”迎夏应了声,压住心中的涩意,按照皇后的吩咐去给二人端点心。

小姑娘的友谊总是来得很快的,毕竟阿娜日齐齐格才初入宫廷,心中尚未树起很高的防备,而敏若好歹是个活了三辈子的老妖怪了(虽然前两辈子都短命吧),阅人无数,阿娜日在她面前就犹如白纸一张。

谁不喜欢和明媚得太阳似的的小姑娘打交道呢?

凭借敏若的亲和力,她想要与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拉近关系绝对是很容易的,等迎夏又按照皇后吩咐送来内务府新进的时令果子的时候,俩人已经按年岁月份排出大小,以姐妹相称了。

原身是顺治十八年正月生人,年岁略占便宜,阿娜日齐齐格亲亲热热地喊敏若“敏若额格其”,即蒙语中敏若姐姐的有意思,敏若占着原身年纪的便宜,以在当世来算足够做阿娜日齐齐格母亲的心灵年纪喊她家人才能喊的小名“阿娜日”。

倒也不算是占了阿娜日的便宜。

阿娜日小姑娘有着小兽一般的直觉,第一眼见得到敏若便觉着她颇为可亲,于是欢欣接纳敏若的示好,向敏若讲解草原上的风俗,听敏若说京城的好吃的,越是交谈越投机。

她从小到大都是凭借直觉交友的,直觉让她喜欢敏若,交谈聊天让她更喜欢敏若。迎夏进来的时候,她见到果子,高兴地道谢,又道:“娘娘宫里的点心真好吃,饽饽房做的我都吃腻了!”

饽饽房常做的都是如七星典子、孙尼额芬白糕一类的奶饽饽,以及核桃酥、芝麻酥、萨其马这些满族传统点心,精细口味的点心做得不多,毕竟各宫都有小厨房,要吃精细点心自己做,饽饽房只管做传统味道。

阿娜日初来乍到,咸福宫的小厨房还没配备到位,而太皇太后口味传统,也是吃饽饽房的点心多,所以她打入宫开始就吃饽饽房的点心,一开始还觉着味道不错,但吃久了也就腻了。

皇后时常会叫小厨房做些精细点心,阿娜日每次来吃得都很喜欢,皇后又会高兴地叫人装上一大盒子给她带回去,然后阿娜日吃高兴了下次再来夸,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良性循环。

这会听阿娜日这样说,迎夏笑道:“娘娘已使奴才给您装了一匣子点心了,您回去的时候带着就是了。今儿小厨房蒸了藕粉桂糖糕,娘娘说吃着清甜不腻又好克化,还叫您带一碟子给老祖宗去。”

阿娜日连道知道了,又在敏若这待了许久,方依依不舍地离去。

走前不忘叮嘱敏若她明儿个再来,要敏若与她细细描述佛跳墙的滋味。

敏若对她说了明儿要迁宫一事,阿娜日只能失落地表示那就后天吧。

从坤宁宫出来,阿娜日提着给太皇太后的点心盒子往慈宁宫去,她带来的自幼婢女兰用蒙语对她说:“主子,来前孟古青格格不是叫您警惕宫里的女人,您怎么一下就和钮祜禄格格这样好,如果……”

“太皇太后说她好,我也觉着她好,为什么不能和她好?”阿娜日扭过头看着兰,“孟古青阿布哥额格其①也没说我不能交朋友啊!太皇太后都说敏敏额格其好!”

兰有些无奈,阿娜日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大人似的:“哎呀,她要是有什么坏心我肯定能发现啊,我现在只能感觉到她喜欢我,我也喜欢她,那我为什么不能和她好呢?如果有一天我觉得她不喜欢我了,那、那我就不和她好了呗!”

兰想要叹一口气,被阿娜日发现了,阿娜日连忙捂住她的嘴,连食盒也顾不上了,忙忙道:“孟古青阿布哥额格其说了,宫里不许人叹气的!”

“格格!”另一个她从蒙古带来的侍女眼疾手快地接住了将要坠地的食盒,一手抱一个食盒,无奈地喊她。

阿娜日扭头一看,抬手想要抓抓脑袋又被兰快速拉住了,只能无辜地冲抱着食盒的婢女一笑,圆圆的猫眼儿微微眯起,显得有些俏皮,又无辜得像一只皮毛柔软的小兽。

清暇居里,敏若呷了口茶,兰杜小心地道:“您很喜欢博尔济吉特福晋?”

“她好看,我喜欢她。”敏若又补了一句,“当然,我也喜欢你和兰芳,最喜欢你和兰芳。”

“格格!”兰杜有些无奈,嗔怪地喊她,兰芳从屋子角落的杌子上探头来看,敏若看着她们两个,忍不住弯了弯眉眼。

敏若来到宫中的第三天,跟随皇后搬到了永寿宫,拥有了一个颇为宽敞的偏殿。康熙早年后宫不丰,皇后便独居一宫,后来位尊至贵妃,摄六宫事,康熙不会要求,她更不会安排别人来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住。

后来皇后入主中宫,永寿宫也一直空着,几个偏殿只有在先帝时候住过人,这十几年皇后偶尔会收拾一两个出来待客,更多的时候还是空着,前段日子叫人收拾出后殿西偏殿来,不是不能给敏若住东殿,只是多年习惯使她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