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第2/3页)

胤祕和弘昼都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小团子又是个十万个为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劈头盖脸问出来,弘历总是解答不上来,觉得自己十分没面子,私下里便会恶补回来。

就像今日,他们学到《盐铁论》卷九的“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这是朱轼明日会讲到的内容,但三小只已经习惯了提前将文章背下来,再做一番自己的理解,最好能跟从前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各抒己见,讨论一番。

有些个辩论会的意思。

小团子单手撑着小脑袋,看向四侄子:“什么意思呀?”

弘历已经习惯了解释:“这话就是说有准备就可以制服敌人,没准备就会被敌人制服。《吴子》中也讲,‘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说的也是保护国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搞好戒备。”

随后,弘历讲起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

那是一场左右西汉发展的国策辩论,汉武帝的顾命大臣桑弘羊与众位策士,就“对待匈奴和战”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桑弘羊力主“富国强兵”“以战止战”,不可犯了临渴掘井的大忌。

两小只瞪圆了眼听着弘历讲述这段过往,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弘历那一份虚荣心。

少年人头一次察觉到,原来除了用金钱华服来武装自己,这种用知识来吸引别人目光的满足感要更胜一筹。

潜移默化的,这个作为储君来说实在有诸多致命缺点的少年,也默默成长了不少,改变了不少。

当然,这一切都多亏了把侄子当随从差遣的胤小祕。

他听完了故事,意犹未尽,想到什么突然眼前一亮,问:“元寿啊,为什么我好多次早早做了准备,想要戏弄四哥,还是会被四哥反过来打屁股呢?”

“我要怎么准备才能打上四哥的屁股啊?”

弘历:“……”这个问题,爱莫能助。

弘昼粗枝大叶,跟着哈哈笑起来:“幺叔,你吃的米还没有汗阿玛吃的盐多,做了准备在他眼里也是过家家吧。”

小团子恍然大悟:“有道理啊。”

他攥紧拳头,眼中燃起斗志:“所以为了早点超越四哥,我们得多吃点才行。是不是该吃酸萝卜老鸭汤啦!”

弘昼捧场欢呼:“吃吃吃,我的口水要下来了。”

弘历:“……”默默在心里吸溜。

廖公公这头,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他一到冬日里,总会备着几缸腌物,这老酸萝卜便是其中之一。

得知三位阿哥要用酸萝卜老鸭汤,廖公公笑呵呵连连应下,转头就吩咐徒弟将御膳房刚送来的肥鸭子挑出一只老鸭处理了。

小徒弟手脚麻利,很快将鸭子处理好送来。廖公公这才在锅中加葱段,姜和黄酒,将老鸭斩段,焯水至沸腾后捞出鸭子。

随后,他在猪肉锅中放入老鸭煸炒,再取用五六块老酸萝卜,切块,入锅中翻炒,加入泡辣椒、泡姜、老姜、砂仁、花椒,煸香之后,注水,炖煮一个半时辰。

这个过程中,将翡翠辣椒在炭盆上烧制,捣烂,与蒜泥一起入热油锅,捞出备用。等老鸭炖熟,将蒜香烧椒作为一小碟子配料,一起送去给阿哥们尝尝。

只一道酸萝卜老鸭汤,廖公公总怕三位爷吃不饱肚子,又另搭配了几道小菜,两条烤鱼,一起叫人送到前头院里。

忙完了一切,廖公公长出一口气,今儿个也为养胖小阿哥作了努力呢。

一道道美食很快被小太监们呈上桌。

冬日里的食物凉的太快,这老鸭汤都是特意用砂锅炖煮的,酸萝卜和泡辣椒是开胃的好食材,叫三小只无暇再互相说闹,一瞬间,屋中只剩下吹气声和咀嚼声。

胤小祕吃着锅里的,还要望着盘里的烤鱼,忍不住发出满足的赞叹声。

弘昼弘历倒是没有幺叔这么大的胃口,吃完老鸭汤已经饱了七八分,只是瞧见幺叔吃鱼吃得欢快,带着他们又多尝了几口鱼肉。

一餐晚膳过后,三小只的肚子都圆滚滚的,同时躺在火炕上,像三只圆滚滚的小熊。

胤小祕满足的小声打了个饱嗝,搓搓小手,提议道:“今晚打马吊牌吗?反正吃多了睡不着,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叫海望新造的麻将牌!”

大清如今流行的是太仓传出来的马吊牌,便是内廷的娘娘们,偶尔也会在年节打两把,热闹热闹。

弘昼弘历对打马吊本身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对幺叔的奇思妙想是一贯保持好奇心的。

弘昼连忙翻个身:“幺叔有好玩的快拿出来呀,还等什么呢!”

小团子就享受侄子们期待的目光,高扬起下巴,像个得胜归来的小孔雀:“五花,快把我的麻将拿进来吧。”

五花很快抱着一个木箱子上来,在暖阁正中的紫檀木方桌上打开箱子,里头赫然是136张玉石麻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