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96(第2/2页)

小团子对他皇兄的“压榨”毫无所觉,歪着脑袋想出个馊主意:“封农民当官怎么样呀?”

胤禛扬了扬唇角,未置可否,而是看向不远处听八卦的三人组:“你们觉得呢?”

弘历连忙答:“听着噱头大,但是容易引起底层混乱。”

这是大实话,胤禛没点点头。

弘昼道:“我支持四哥的想法。封了官就得有顶戴花翎,这见了地方官也不好管理,万一他们飘了呢?都是没读过书的,就这么封官,容易心性不稳。”

胤禛又看向十弟:“允誐,你有什么主意啊?”

允誐被这一声叫的不自觉挺直了腰杆儿,总觉得哪哪都别扭,半晌憋出一句:“你……皇上封他们还不如封我呢,叫我当个农官,可比他们有说服力多了!”

这话原本是瞎扯,没想到胤禛闻言点点头:“你愿意务农?只要你愿意,朕自然可以给你职务。”

胤小祕欢天喜地:“十哥,太好啦,你的种地梦要成真啦!”

弘历:“……恭喜皇叔高升。”

弘昼:“贺喜皇叔高升!”

允誐:“……”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日,胤禛回到九洲清宴,便下令叫军机处跪听旨意,成立营田水利府,敦郡王允誐任营田局总务,直隶诸河水利则暂由允禟代管。

对此,允誐朝天翻了个白眼。

哼,爷这辈子种田种到老,都不会再跟九哥说一句话!

*

夏日蝉鸣最燥时分,九洲清宴内下了一道旨意。

雍正派了允礽、允祥、允禵去整顿旗务。

这“整顿”二字,谁都听得出不满,起因是胤禛在京郊校场阅兵,发觉八旗子弟的弓马骑射退步极大,甚至不如刚学习不足半年的幺弟!

胤禛原话也确实没留情面。

“大清自打入关之后,下五旗统属不明,披甲人游手好闲者十之五六,方今莫说是十石弓,连降了等的满洲弓都拉不开。”

“朕唯恐守成不稳,愧对列祖列宗,决意重新肃清八旗,排查斗鸡走狗之辈。”

当然,雍正也不会不管这些入关出过力的人,平白寒了八旗的心。

他近日从十爷身上得了点启发,打算肃清之后,给他们分荒田开垦,教习种稻种麦技巧。

不是喜欢遛鸟斗蛐蛐嘛?朕看田区正适合你们。

跟着老十好好学去吧。

胤禛这是铁了心的要削减八旗子弟开支,重塑军纪。允禩那头却有些欢喜。

这可真是给他白白送了个机会上来。

为此,允禩加急前前后联络了满蒙汉下五旗的王爷贝勒和佐领们,希望能够集结力量,借着共同的利益为自己的大计添砖加瓦。

连讨伐的大旗他都想好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雍正既然管不好这个天下,便应当将社稷交还给所有人!

作者有话说:

封农官历史上是雍正的主意,确实不怎么好,底下乱了好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