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番外(含配角)(第2/4页)

她刚要开口说话,孩子便径直拆了信封,从里面夹出一份邀请函。

……

很快就有人在网上晒出了邀请函,网友发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学生,还有的是家庭主妇;有月入几十万的精英阶层,也有月入三五千的普通白领,还有光纳税就几百、上千万元的大明星……

要说他们唯一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行舟岛的忠实粉丝。

他们有的人在行舟岛开发之初帮行舟岛澄清过负面新闻,如张玫;有的如周群芳等则是行舟岛抽奖活动中十次中八次的超级幸运儿;还有的则是在行舟岛做过一些好人好事。

得到这些规律之后,大家感觉自己也没那么酸了,毕竟同样去过行舟岛,他们只是去旅游的,而别人在享受的同时也为行舟岛做过一些贡献。

受邀请的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窝热乎乎的,他们为行舟岛说话、在岛上做好人好事其实都不是为了行舟岛。如张玫,当初为了证明行舟岛的环境真的变好了而跟人在网上骂架,纯粹是吵架吵上头了,但她没想到岛主会知道这件事,并且在多年之后,亲自邀请她体验一个如此意义重大的活动。

众人感慨:“岛主是真性情啊!”

“呜呜呜,我太爱岛主了。”

还有网友真诚发问:“只有我觉得岛主无处不在吗?这些人做的事岛主都知道,也太牛比了吧!岛主平常都没有正事干,整天在岛上晃悠的吗?”

李瑶林:“……”

你说的是小人鱼吧?!

小人鱼:“?”

……

很快就到了试运营的这一天。

一大早,受邀的游客就持着邀请函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场了。

很多外地的游客早在昨天就来到了这里,邀请函上写的时间是8点——之所以这么早,是因为行舟岛除了安排他们体验“海底观光隧道”之外,还给他们准备了早餐,想吃早餐的游客可以提前进场,想自行解决早餐的游客可以在9点前到达。

毫无意外的,五百位游客都在8点前准时到达了,他们没有人想错过免费的早餐。

而比他们更早的是各地的媒体记者,因“海底观光隧道”还未正式运营,因此没有安排开幕仪式,自然也就没有邀请媒体记者参与。媒体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天未亮就守在了门口处拍摄行舟岛的准备工作,以及采访受邀的游客。

游客们第一次体会到了明星走红毯的心情,心情激动的同时,又有些得意,走在红毯上,都是抬头挺胸、如沐春风。

吃过了早餐,行舟岛的工作人员也给他们讲过了注意事项,随后才按照他们先后到达的顺序,分成五批,安排他们前往“站台”候车。

文创产业园的“站台”在商业街与娱乐区之间,没有真正的车站站台大,但也十分宽敞。

四周都有监控、护栏,也有人巡逻,想要翻越进来并不容易。

一辆“列车”缓缓驶了进来,游客们发现这并不是真的火车,颇似过山车。它一排能坐四个人,中间有条过道,但显然不是让游客行走的,因为领队说:“请各位游客按座次就座,坐好后扣好安全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得随意解开安全带,否则系统感应到后会自动停下,后果自负。”

所有受邀来的游客都十分珍惜这次的机会,所以扣好安全带后,都没有乱动。

领队继续说:“每个座位下面都有空气瓶和面罩,紧急情况下会自动弹出,里面的空气能供半个小时,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隧道突然破裂,会被水淹什么的,在乘坐的过程中可以放宽心,不要紧张。”

本来想到这种可怕的事而一直惴惴不安的游客闻言,顿时有了安全感。

等列车开动,领队便充当了导游的角色,给游客们介绍起了隧道的情况:“隧道全长9663米,单程30分钟……”

当然,游客们的注意力都被周围的一切给夺走了,几乎没人去关注领队到底在说什么。

列车不疾不徐地驶进了漆黑的隧道里,游客们能感觉到它正在往下走,因隧道的灯光昏暗,他们只知道这段隧道就跟地铁和火车隧道一样,看不到外面的景色。

但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混凝土隧道就成了透明的玻璃隧道,游客们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

他们或下意识屏气凝神,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呼:“哇——”

隧道的灯依旧是十米一盏,但因隧道的位置还没有到达很深的海域,所以还是有一些自然光照射进来的。

游客们意识到,此时此刻,他们是真的到达海底了!

近滩海域的植物较少,所以外面除了偶尔游过的鱼和水母之外,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景色。

而列车还在往下走,越行驶,自然光便越少,隧道外的环境看起来便越幽暗。但大约到达水下二十米左右,列车便没有继续往下了,这个位置刚好还能看到一点微弱的自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