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文创园(第2/3页)

而在这种情况下,她成长得也十分迅速,甚至现在回忆半年以前的事,她都觉得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

最后,她总结陈词:“确定核心文化之后,就要依靠核心文化来推动发展经济圈,所以不管是俱乐部、潜水中心、水产增殖还是文创园,都是打造以行舟岛旅游文化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

这番话与李瑶林前些日子的思虑不谋而合。

此前她一直在思考,APP对于“基础设施”进度的认定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否会随着海域使用面积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如果她把整座岛都建满了建筑,是否能达到100%?

只是这么一来,又与规定的开发程度不能超过岛屿面积30%的“中度利用”政策相违背。

后来她又想到,这个标准或许并没有局限于行舟岛。

她这么猜也是有依据的——当初她在宝仁港码头修建新的售票候船一体的大厅时,就可以通过拖动APP的界面来找到码头的位置规划修建。

而它建成之后,也是算进了“基础设施+55%”里面的。

同理,海神假日APP当初让她开发海岛,却没有说只能开发海岛。

当然,计算游客人次是以登岛人数为准,但计算营业额却把李瑶林以公司的名义投资的乾莱旅业的船票营收也计算了进来,可见海神假日APP的态度是:“你可以扩大产业,但是还得以开发海岛为主,不能脱离了‘让海神有个满意的假日’的开发主题。”

这不就是郑轩所说的“以行舟岛文化为核心的海岛旅游经济圈”么?!

至于“让海神有个满意的假日”这个开发主题过于抽象,她至今都没明白“海神”到底是一位神祇,还是一个名为“海神”的高级位面的组织;“海神”是要等她开发完海岛才会来度假,还是已经存在,所以才会出现“海神满意度”的变化?

李瑶林对好姐妹的设想予以了鼓励:“我相信这个方案能通过的。”

她身为岛主完全可以自己做主通过这个方案,不过这会儿她不是以老板的身份跟郑轩交流的。

……

郑轩跟《人鱼恋歌》影视剧版权方联系,争取到了合作的机会。

《人鱼恋歌》的版权握在出品方手中,对方想着以后说不准还有跟行舟岛合作的机会,而且这联名周边产品也能进一步提高影视IP的价值,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合作。

这部剧共42集,每周只播放4集,一共放10周,中间可能会因为节目变动而延期或提前播完,但怎么都需两个月才能播放完毕。

这两个月,足够项目组设计生产出一批联名周边产品了。

没多久,把文创园打造成产业链的事也确定了下来。

原来的螺肉加工厂只是开不下去了,并非违建,也不是什么危房,因此不需要大规模地修缮,只需把墙面刷一刷,再予以区域划分就可以了。之后购置各种工具器材、安排招募到的员工签合同、培训,然后就能上岗开工了。

文创组的办公室也搬了过去,郑轩的工位还留着,毕竟她除了负责文创工作,还负责岛上园艺管理、环境室内设计等工作,需要经常回岛上办事。

郑轩之前一直住在岛上的员工宿舍,她的工作地点变更后,为了方便上下班,就在码头西侧五百米处新建的小区租了套复式公寓。

其余设计组的员工本来就不住岛上,因此在哪里办公对他们而言影响不大。

林绮桐还有些舍不得郑轩,说:“其实设计组留在岛上也不错呀!”

郑轩说:“留在岛上,就没法让游客参观和体验文创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了,对整个计划是有影响的。”

“可我觉得岛上比较安全,你又是个爱加班的,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李瑶林过来时听到这话,笑说:“确实,那边的环境相对还是有些偏僻的,所以安全起见,文创园每晚六点下班闭园后,除了值守的保安之外,不允许任何员工再停留加班。想要加班就必须申请,到时候后勤保障部会安排班车把员工送回住处。”

郑轩心中一暖:“三娘,你真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好老板。”

李瑶林心想,虽然她可以在APP上看到文创园的信息,可文创园距离码头两三公里,离开渔村范围后,就尽是些防风林带和未开发的海滩,人迹罕至,有些路段还没有监控,她可不放心让自己的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加班到深夜。

至于这么做所产生的成本?

她又不是多了这点支出就会破产,没有合伙人,她赚的钱多了或少了都是她的事,她乐意。

三月中旬,碧湾区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也结束了。

没有丝毫悬念,张耀德以获得半数选票远超其余候选人而成功当选为坡头村的村主任(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