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做大做强(第3/4页)

李瑶林:“……推进旅游专线工作,方总该不会也出了一份力吧?”

要不很难解释为什么会这么巧合,这边乾莱旅业的股东们想增加航班、提高公司的收益,那边交投集团想把旅游专线的终点站定为莲头港……

方信华说:“李总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这能耐?不过毕竟公司的效益好了,高兴的也不只是我嘛!希望公司能走更远,跟行舟岛有更密切长远合作是我们所有股东共同的心愿呀!”

李瑶林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毕竟乾莱旅业还有一部分股份在官方控股的国企那里握着,眼瞧着公司明明还能赚钱,却放着钱不赚,谁乐意?

她说:“我当初可是设了进岛人数门槛的,每天最多不超过四千人。”

至今她都没有改变这个决定的想法。

方信华不以为意:“鼓浪屿比行舟岛的面积还小一些,每天接待游客人数还不是两三万人这么多?遇到节假日,尤其是长假,一天能接待五万人次。”

“鼓浪屿是有居民海岛,行舟岛是无居民海岛且开发利用面积不得超过全岛陆面积的30%,不可能跟鼓浪屿一样。”

方信华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但他又举了个例子:“还有琼海的古崎洲岛呢?面积仅1.5平方公里,去年春节,七天的游客总接待量近十万人,日均1.4万。哪怕非节假日,日均接待量也近万人。”

古崎洲岛跟行舟岛一样都是“私人海岛”,不过它的开发历史比行舟岛要悠久,至今已有三十年,开始对外运营也有二十一个年头了。

李瑶林说:“我没打算跟别的海岛比,而且等酒店建好后,假设入住率百分之九十,加上度假木屋和露营的游客,留在岛上的游客将有上千人,每天再进岛四千人,就有五千人了。游客太多会影响他们的游玩体验,所以这个登岛人数,我觉得很合理。”

方信华:“……”

他就没见过比李瑶林更加以人为本,注重游客体验、景区游玩品质,为此可以牺牲利益的企业家。

好在认识李瑶林大半年,他也习惯了她的行事作风,并不觉得难以接受。

但他深知就算李瑶林的一直坚持的想法是日均接待不超过四千人,也总有外界的因素会使她改变主意的。

比如交投集团。

如果一个旅游景区每天只有几千游客,在被旅行社的直通车及网约车、出租车瓜分走一部分乘客的情况下,旅游专线的收益必然会很低。

达不到预期的收益,他们就会撤掉这条专线,所以为了能达到目标,他们必定会向李瑶林施压。

目前行舟岛刚开发,公交线路的事也还在商讨阶段,所以行舟岛是否限制登岛人数,对所牵涉的利益方而言还不是那么重要,但在这个商讨的过程中,地产商、乡村景区等会跟交投集团因为利益绑在一起,到时候李瑶林不同意放宽限制,那有意见的人可就多了。

李瑶林背景深不怕得罪人,他们这些跟着分蛋糕的人怕呀!

方信华委婉地询问她:“不知道李总除了开发行舟岛,还有没有开发别的景点的兴趣?”

李瑶林不明所以,他的话便直白了许多:“宝仁港及莲头港一带那么多还未开发的海滩,我觉得要是李总能投资开发该区域,那就不用为是否限制登岛人数而发愁了。”

同时交投集团等利益方也能从中获利,不会再给李瑶林施加压力。

李瑶林眨巴着眼睛:“我本来就没为这事发愁呀!”

方信华:“……”

倏忽,李瑶林噗嗤地笑了声,她说:“我明白方总的意思,但我若开发滨海旅游景区,游客们无需乘船就能去游玩,那还有加开航线和航班的必要吗?所以方总不是以乾莱旅业股东的身份来给我建议的,而是站在投资的立场,希望我能跟你另起炉灶吧?”

方信华被她说中了真实意图,讪笑道:“我是觉得,以李总的能力,只开发一座海岛有些可惜了,如果能扩大投资和开发范围,我相信油市的滨海旅游地位有朝一日能超越琼海的。

“像文华集团,一边开发房地产,一边搞旅游产业。现下碧湾港内的碧湾岛、碧湾风景旅游区、红树林特别保护区,还有屿海公园西南侧正在投资建设的影视基地……都是它负责开发的。甚至屿海公园这些年之所以能开发得这么漂亮,也离不开它的支持。

“说实话,我觉得李总完全有能力跟文华集团抗衡。”

李瑶林抽了抽嘴角。

她跟文华集团又没利益冲突,做什么要跟它抗衡?

作者有话说:

投资商:你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

岛主:我只是个打工人,动辄需要几十亿的项目不要跟我说,跟我老板说,谢谢。

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