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孤独(第2/3页)

或许不必等三年之后,谢淮对她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所以,她不应该因为担心就去平东军看望他,就算是为了二叔二婶安心也不可以。

她不能再给他更多错觉……也应该相信他自己的选择——毕竟他还算她亲自教出来的。

而且他已经长大了,从军建功是他从小的愿望,他应该对自己的负责。

林棠把谢淮唯一的一封来信留在了京中,没有回信,带着织造司下属和她挑选好的女官下了江南。

沈明淑今年十六岁了,今春经过了林棠亲自笔试和面试,如今在贝海纺织厂任九品司库,正好和她哥哥作伴。

而王巧姐也到了十四岁,在王熙凤的强烈要求和她本人的意愿下,林棠把她也带在了身边,先实习两年,再视情况安排职位。

比起金泉织造局是从头开始建设,金陵、杭州两处织造局已有规模,只需改造,工作的开展却并不比直接建设更顺利。

江南各大族、官员、大商之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进行人事上的变动,将两处织造局改为直属织造司便要动摇他们利益的根本。林棠才到金陵第一日,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表面对她恭迎下的暗流涌动。

只可惜金泉织造局的成功是实打实的,这两年给朝廷带来了不少收入,百姓生活的水平些许提高也让当地官员有了详实的政绩可以呈上。皇上要彻底改造江南两处织造局的决心不仅体现拨调给林棠的两千禁卫上,也体现在了赐给林棠的尚方剑上。

在官场数年,林棠早已对离间拨火、借刀杀人、拉一派打一派等手段甚为熟悉,用起来也得心应手,更别说她还有全副武装配备火·器的两千禁卫,哪有人敢和她硬碰?

一年过去,金陵落马了三个高官,家有百万之财的皇商和民间富商家破了六七个,连江苏布政使都连降三级,调往偏僻之地做知府去了,金陵织造局上下为之一新。

又过大半载,杭州织造局也顺利开办了两处工厂,绫罗绸缎源源不断的在港口装船被运往国外,给大周带回大量的财富。

黛玉虽然和她一同南下,两人的工作却几无交集之处。几年前在西北,林棠并没有觉得黛玉不在她身边竟然会让她觉得这么孤独。

为了让自己忙起来,不要多想,林棠借江南临港的地利之便,差人到世界各处搜寻粮食蔬菜的新种良种。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才会有更多女性可以到工厂工作,未来新打下来的领土也才能尽快掌控在朝廷手中。

她还改进了印刷机,方便将来她和黛玉刊印书籍。

到了江南两处织造局一切稳定,不需林棠操心的时候,已经是她和黛玉离京第三年的秋日了。

中秋前一日,林棠又收到了谢淮的来信。

这两年,每隔四五个月他都会给她写信,但她从没回过信。这次他的信中依旧只有寥寥数语,照常问候林棠安好,又说他因功被晋为正四品指挥佥事,没有丢她的脸。

林棠沉默许久,终于第一次提笔回了他的信。

信上只有两个字:

恭喜。

年仅十六岁的四品将军,理应得到比这单薄的两个字更多的赞美。但她依旧不想给谢淮什么本不该有的希望。

虽然她很想问个清楚,在晋升得如此之快的背后他都受过什么伤,吃过多少苦,让他注意安全,多加小心,可或许对他冷淡一些,才是对他们两个都好。

而就在同一日的下午,林棠又得知了沈明照立功被晋为总兵的消息。

他的来信上却说,他最希望的,依然是能有幸陪伴在她身边。

她七年前打下来的那片土地已是十年内再无受敌侵扰之忧。只要她一句话,他便可以放下他在贝海的一切,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她身旁。

作者有话说:

来啦~

注:给大家理一下谢家的关系。[]里是配偶,仅说文中出现的人物。

承恩公谢云正一辈,谢云正[梁月安]是长兄,谢云雁[齐煜]是长姐,谢云儒[颜慧]是幼弟。

谢云正和梁月安有两子两女,分别是谢鸿[姜瑜],谢清[梁松],谢沁[齐承坚],谢江。

谢云儒和颜慧有两子一女,分别是谢泽,谢淮,谢满(前文没有出现过,仅在本章出现)。

谢家在谢淮这一辈的年龄排序是:谢鸿、谢清、谢沁、谢泽、谢江、谢淮、谢满。

谢鸿和姜瑜有一女一子,谢长安、谢长德。

因为有小天使问了,所以作话里再解释一下,仅解释林棠和谢淮的姐弟关系。

林棠和黛玉是认谢云正梁月安为义父义母,只是名义上的义父母,并不上族谱,所以实际上林家和谢家还是两家人,只不过在关系上更近一些。这个义亲是九年前上皇还没死的时候,皇上为了让林家鲜明站队,林如海也想有一位高门夫人教导两个女儿“内帏”之事才认下的。林棠就算和谢鸿谢江这两个谢云正的亲儿子在一起也没有任何伦理道德和舆论上的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