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拖延(第3/4页)

贾母笑道:“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她们现都是玉儿的人,皇上哪里选不到人,非要从玉儿那里调?再说愿意让自家女儿去搏一搏功劳的也多了,很不缺二丫头她们。”

贾瑛方才安下心。

贾母又道:“事情谈妥还早着呢,让你尚渤海二王女的话是清宁侯先告诉你的不是?我猜若不是圣上的心意定了如此,她必不会轻易将这话说出口的。明日若再出去,你只管和往常一样,切不可懈怠了。便最后选的不是你,好歹你表现得好,能让皇上记住一二分,就足够了。”

贾瑛忙起身领训。

贾母笑让他坐,又问了几句渤海国二王女脾气性格等语。

贾瑛叹道:“她虽是王女,可我看她在她哥哥面前竟是一点儿做不得主。这些日子她待我们极有礼,并不骄傲跋扈,但只怕是她哥哥有意让她从我们嘴里套话,真实为人我还不知。不过她虽是异族,年纪又小,但知书识字,对中原礼仪极通,若不是事先知道,倒似咱们这里的大家小姐。”

贾母思索一会,笑道:“好,好。你就这么和北静王爷出去着,别的我不多嘱咐了。”

论起哄女孩儿开心,只怕她还真没宝玉会得多呢,就不教他了,再教坏了。

却说高瑞听得了大周皇帝的条件,自是知国中绝不会应。

大周皇帝的手段他已经见识了不少,便猜测:“周朝必然还有后招,先提出这些不过是为了让我们退让。”

与副使商议了几日,高瑞一面与北静郡王日日诉苦,一面暗中命终于联系上的暗探——暗探说他们身边大周的防守太严密,所以一直未敢露面,趁着前几日大周皇帝召他们入宫,他们才寻到机会混入府内——去探明大周二皇子之母的娘家情况。

既然大周有后手,他就将计就计,干脆拖延时间。若能拖到明年夏日再回新城,这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年,不是正好给渤海多争取了一年?

几日后,暗探传回消息,二皇子之母吴贵妃的娘家已和他们联系上了。

吴家对他们提出的条件很是心动,正在等到日子入宫与吴贵妃商议。

入大周京城一个月,终于稍微有了进展,高瑞当晚兴奋到半夜才睡。

只可恨大周皇宫规矩怎么这么多!妃嫔家眷想入宫看视还得定日子,不是初二、十六不行?真是麻烦,还要多等几日!

离本月十六还有五日,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夜深,大明宫内紫宸殿却仍然灯火通明。

皇上今夜没睡在凤藻宫,也没去任何一个嫔妃宫内,只在紫宸殿查看密探送来的情报。

把手中的条陈丢在案上,他重重一叹。

“吴贵妃的母亲十六要入宫?”他问太监。

“回陛下的话。”回话的太监明显提着小心,“吴贵妃娘娘的母亲每月初二、十六都会入宫请安。”

皇上没有再说什么,服侍的太监却不能不请皇上安歇:“陛下,已经子初了,请您……”

太监的话没说完,便被皇上略带烦躁的打断:“朕知道!”

他又看了一眼被胡乱丢在案上的条陈,命:“看住吴家,给朕盯紧了,看他们还有什么动静!把墨阳宫也给朕看紧!十六吴贵妃母亲入宫,朕要知道她们说的每一句话!”

当初真不该和父皇较劲,轻易把吴氏提了贵妃!这些年看下来,她连从前温顺老实的好处也没了,心竟是被养大了,连吴家也敢觊觎皇位?

皇上躺在龙榻上,心内不住的后悔。

可吴贵妃育有两女一子,若将其无故降位,不但对吴家是巨大的打击,伤的也是公主皇子的脸面。

他还要借吴家钓一钓高瑞,少不得多留他们几日。

承坚,你母妃糊涂就算了,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七月十六,吴贵妃之母郑氏果然入宫,按宫规先到凤藻宫拜见谢皇后,方往吴贵妃的墨阳宫来。

她在宫内足有三四个时辰,直到下午申正,不得不出宫的时辰,方才离去。

自有人将郑氏出宫的时辰回禀给谢皇后,谢皇后听了没说什么,凤藻宫尚书赵玉兰却不禁低声道:“娘娘,吴家怎么越发……”

谢皇后笑道:“郑淑人按时辰来的,按时辰走的,并没有一丝一毫违礼。且由她去罢。”

皇后娘娘都如此,赵玉兰虽觉吴家嚣张了些,也不多说什么了。

一个月后便是中秋,宫内要办大宴,还要招待使臣,且选秀就安排在中秋半个月后,九月初一秀女入宫,入宫后还要几选几挑,谢皇后一人忙个不了,不但令二公主三公主都分了差事,连出宫的长福公主都叫进来分担。

谁知还没到八月,吴贵妃忽然病了,谢皇后只得放长福公主和三公主去给生母侍疾。

待皇上来凤藻宫,她不免和皇上抱怨:“妾本来还嫌忙不过来,想让她和孙昭容也分点儿差事呢,谁知她病了,自己不能来,还让帮忙的人少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