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惊喜(第4/6页)

林棠点头,林黛玉便说了尤二姐身体养好后,尤三姐本想帮尤二姐再找个人家,可尤二姐不想嫁人了,只每日做些针线拿出去卖,贴补家用。正好儿尤三姐年前怀了身孕,尤二姐便照顾她,尤氏是早已懒怠管她继妹们的事,也不帮忙张罗。因此贾琏坐牢一年多了,尤二姐现还住在柳家。

又有贾元春去年五月又怀了身孕,于今年春天生下她和冯紫英的第二个孩子,其长子按冯家的排序叫冯伯贤,次子便取名叫冯伯良。

贾元春膝下已有两子,又为人极孝顺公婆,操持家事极妥当,和冯紫英夫妻感情也极好,纵娘家倒了,冯家上下也无人看轻于她。

她自身立住了,便想帮扶娘家。

贾宝玉今年已经十六岁,眼看一二年内在学业上不会有大进益,贾元春便和贾政夫妇相商,等国孝过去,先给他定了亲,早些完了大事方好。不然现在贾宝玉年轻,还能找到差不多的女孩儿,再拖两年等他过了二十,若还无功名,男子年岁大了也不好找亲事的。

贾政丢了官,在家一年,早把心气儿给磨没了,既听女儿说得有理,便点头同意。

连贾母也是这意思,趁她还活着,还有几分情面,早早把家里小辈们的亲事都定下,她就闭眼也心安了。

只有王太太一个,因膝下只有贾宝玉这一个独苗儿,一直盼着他有出息。现如今贾政贾元春只差明说贾宝玉不会有大出息了,她不怪自家女儿说话直,只气贾政:“老爷管死了珠儿,又不管宝玉,如今见宝玉没出息了,就更不管了!现在老爷就对宝玉三日不见,五日不理的,等他成了亲分到别院过活,老爷还能想起来管他的功课么!”

因王太太背着他包揽诉讼高利盘剥,让他丢了官,贾政本便心内存着气。但两人是几十年的夫妻,总有恩情。事已如此,他便不拿此事出来说,也不许赵姨娘等人说,只想他过十几年清净日子,或许能把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中择一二培养成材,也勉强能到地下去见祖宗了。

今见王太太如此,贾政十分气恼,说:“分明是太太不知检点,犯下这许多过错,连累了宝玉,怎说是我不管!我管宝玉时,太太便没拦过?”

王太太冷哼:“我虽有罪,也不比大老爷和琏儿,还有东府里珍哥儿蓉哥儿几个造孽丢脸。老爷为官几十年,从六品主事到了五品员外郎,这官儿和没当过也差不多!老爷还以为是我连累了?若不是大老爷他们太过放肆,老爷在朝上也说不上话,我这点儿事能算什么?皇上最是惜才的人,老爷本无罪,若您能有大外甥女儿一半儿得用,皇上也不会舍得让您回家安养了。”

夫妻三十多年,在贾政心中,王太太虽不是温柔小意多情的女子,也能当得起“贤妻”二字,从来不与他大声争执。现见了她这样,贾政是读书人,说不出粗鄙的话,只是跌足叹道:“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往日竟是我错看了太太!”

王太太冷笑:“老爷确实家门不幸,错看的人也多了,不止我一个!您大约不知道罢,那年宝玉脸上的烫伤并不是他自己不小心,是环儿那黑心下流种子故意推倒蜡灯烫的,您的那爱妾赵姨娘,勾结了宝玉干娘马道婆,做起法事,若不是有贵人相助,宝玉和凤丫头哪里还有命在?宝玉的玉平白丢了,也不知是哪个没良心的干的!”

听得此话,贾政如同晴天在脑袋上劈了一个大雷,慌忙问:“你说这些可有证据?”

王夫人嗤笑道:“若无实证,我怎么敢在老爷面前污蔑您的爱妾呢?您这一年肯纵着她,让她嘴上没个把门儿的,都说是我带累了老爷,带累了一家子,还说要先害死了我,再害死宝玉,这个家就是她和环儿的了。那马道婆一年来咱们家几次,次次都躲着我走,我求了凤丫头,把她绑起来一审,她可是什么都吐完了。环儿故意烫宝玉的事也是凤丫头亲见的,我何必扯这个谎。老爷不信,只管亲自去问。”

她站起来往外叫人,命去清宁伯府请王少史来,又和贾政说:“这些年我处处遮掩,替老爷瞒着,大家存着体面,老爷倒并不领情。这都是我命不好,好好儿的珠儿,被老爷催逼病死了,只剩一个宝玉,我不敢管,老爷除了打骂也并不管,倒肯想着环儿。宝玉原本不过一个小孩子,纵有些毛病儿,怎么就辱了老爷的眼?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一年多,宝玉也懂事了,日夜苦读,他一向被老爷打怕了,并不敢寻老爷,老爷倒也毫不关心,有了空闲只教导环儿。今儿我好叫老爷知道,您平素疼的都是些什么人。老爷若生气,要休我,我也只好认命罢了,谁叫我无才无德,不但不能规劝丈夫上进,还不能约束姬妾,教育子女。总归是我和宝玉娘儿两个命苦,没遇上好丈夫,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