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挑战(第4/4页)

胤礽也竖起耳朵,光明正大偷听。

胤祉红脸,有一肚子委屈要诉。但他昨晚上细想过了,归根结底,是他当年嘴欠又没有约束好下人。被报复、被记恨,都是情理之中。

尤其爱蓝珠年纪小,又被皇阿玛隔辈亲。

如实说非但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还极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

三阿哥虔诚磕头:“启禀皇阿玛,儿子,儿子此来是,是跟您求个差事的。大哥随您亲征噶尔丹,屡立战功已经封了郡王。二哥几度监国,更是文武全才。现在连四弟都要入朝历练了,只有儿子……”

“只有儿子比四弟还大些呢,还不尴不尬地留在无逸斋。儿子实在惶恐,求皇阿玛也让帮您分担吧!”

皇城根底下无秘密,更何况对康熙这么个紫禁城头一把交椅呢。

昨日的事情,其实暗卫早早就转达了圣听。

康熙除了欣喜于长孙女的聪慧,小孙女的运道外。更多的,则是对老三的不满。

都要娶媳妇的大阿哥了,学业松散被侄女碾压不算,性子竟也这么焦躁受不得激。这么点子小事儿,竟也值当他逃课跑到乾清宫告状。

入朝历练?

呵,他还是多在无逸斋磨练几年,好好静静心吧。

康熙心中如是想着,面上却慈爱不改:“好,好啊,你能有这份用心,皇阿玛特别欣慰。不过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今年选秀,你的福晋也该定下来了。等大婚后,再琢磨办差事吧。”

八旗选秀,三年一回。

二十八年因在太皇太后孝期,所以停办了一届。如今攒了六年的秀女都入京遴选,也该给适龄的皇子、宗亲们指婚了。

骤然提及婚事,还被皇阿玛问及喜欢什么样的闺秀。

胤祉脸上爆红,忙又伏跪在地:“儿,儿子年幼,又一心扑在学业上。哪有什么想法?全凭皇阿玛吩咐就是。皇阿玛慧眼独具,大嫂、准二嫂与四弟妹都是女中翘楚。儿子福晋想必,想必也差不了的。”

太子幼年虽说是康熙亲手抚养,但康熙毕竟万乘之君。当时又处在三藩之战的关键时,又哪能时时处处看顾他?

很多时候,他都在钟粹宫落脚。没少受荣妃照顾,也因此跟三弟关系好些。

从没用研判的眼神看过他,只觉得这个弟弟单纯仁厚。

现在看,这哪是单纯?

心眼都多极了。

说没要求,又摆出全然相信皇阿玛的姿态,实际上却以大嫂、未来太子妃跟老四福晋作比。

大嫂内外兼修,美名传到蒙古诸部。准太子妃受皇阿玛派专人教导,完全按着培养国母标准来的。四福晋虽仓促选就,可也是孝懿皇后对胤禛的最后慈爱。

正经的皇后选媳标准。

不次于这几位,他怕不是要在无逸斋念一辈子!

胤礽摇头失笑,继续忙着手头上的活儿。想着回头提示下乖侄女。鲶鱼能当,沙丁能咬,但别下嘴太重。否则真把大头沙丁咬急了,不管不顾往御前告她一状怎么办?

太掐尖要强了未必讨喜,再说这里头还牵扯个孝道问题呢。

不想得到雅尔江阿的绝版、孤本书籍赞助后,爱蓝珠沉浸在了学习的海洋。每日里废寝忘食地认真学习,积极跟夫子们提问。

可怜的夫子们连书都没见,又怎能做到精准作答呢?

于是乎,小家伙开始频频翘课。

不是往乾清宫,就是往乾清宫的路上。堵着张英、王掞与翰林院一众饱学之士问问问。

看得胤礽都不由替她紧张,频频提醒:“珠珠把精力都放在课外了,可是对课内知识游刃有余?别忘了,你可还要全方位碾压你三叔呢!孤听说,他最近可努力,要在月考上拔得头筹呢。”

言下之意也就是碾压你咯~

爱蓝珠笑:“那,就用成绩说话呗!”